第三章 大恐慌 (1)(10 / 11)
殭尸大战中最经典的美国经验,它是从一张照片临摹而来的、描绘一班士兵站在哈德逊河靠新泽西州的沿岸,士兵背对观昼者,面向曼哈顿注视着破晓的晨曦天际。在这些高耸又宽大的平面昼作旁边,我访谈的对象看起来又瘦小又虚弱。陶德?魏尼欧像大部分同年龄层的人一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老,挺着松垮的鲔鱼肚,后缩的发际线还有白头发,右颊上有三道平行的深疤。很难想像,至少从年代上来看,这位前美军步兵才正要开始他的人生。
那天奠空是红色的,因为是烟的关系,这些可怕的烟,整个响都瀰漫在空气中,让所有的东西看起来就像是映着琥珀色的红光,又像用一种古怪的染色镜片来看世界。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杨克斯市的模样,这个郊区小城就位在纽约市北边,我认为大概没人听过这地方。我自己当然没有。但现在它的地位,就好像,珍珠港……不对,不像珍珠港,珍珠港是偷袭。这个地方比较像西部开拓历史上印第安人大战白人的「小大角之役」,在那儿我们……嗯……至少负责指挥的人知道接下来要遭遇的是什么,他们应该要知道的。重点是,整件事并不是个意外,这场战争……或灾难,或者管你爱用什么字眼来称呼它……反正它已经发生了。早在人群开始恐慌前的三个月,它就开始了。
你记得那时候的情形,大家都吓坏了……用木板把门窗封死,偷食物、偷枪,射杀任何会移动的东西。那阵子,那些自认为蓝波的家伙,加上遍地四起的烽火,以及车祸等等,这些事情(就是我们现在称为「大恐慌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害死的人数,恐怕会比殭尸还多。
我想我明白为什么那些领导人想要采用「正面迎击的大战」这个策略,他们想让人民看到他们仍在掌权,让百姓平静下来,他们才好处理真正的问题。我懂了。而我之所以会被派去杨克斯市,就是因为他们要强力宣传:国家仍然罩得住。
其实杨克斯市并不是最糟糕的布哨点,这个城镇有一部份位在小山谷中,而且一越过西边的小山就是哈德逊河,「锯木厂大道」就穿过我们主要防御线的中央,难民们涌入的高速公路正好把殭尸领到我们这儿来。它是个天然的隘口,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也是当天我们仅有的一个好主意。
(陶德又拿了一支「Q」,道地的美国种烟草,取其四分之一烟草含量而得名。)
他们干嘛不把我们都送上屋顶去?那边有个购物中心,几个停车场,偌大的建筑物配上坚固平坦的房顶,他们可以把整连的人都送到「A&P百货」的上头,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俯瞰整个山谷,也可以完全免受攻击。那儿有一栋公寓大楼,大约二十层楼,我想……每层楼都有一个居高临下的观测点俯视着高速公路,为什么不在每一个窗口派一支步枪队?
你知道他们叫我们守哪里吗?就在地面上,就在沙包后头或战壕里头。我们浪费了好多时间、力气去准备精心设计的射击位置,他们告诉我们得要有好的「掩蔽跟隐蔽」,掩蔽跟隐蔽?「掩蔽」是指实体的保护、传统的保护,免于受到小型武器和砲击或者是空袭的伤害。这听起来哪像是我们所要对抗的敌人啊?殭尸已经学会了射击吗?殭尸已经会申请密接空中支援来打我们吗?搞什么鬼名堂叫我们注意隐蔽,这场战争的目的不就是要让殭尸直接冲着我们来吗!真是胡搞!一切都在乱整!
我确定不管是谁在指挥,这个指挥官一定是最后一批「德国富尔达狗杂种」之一,(1)你知道,这些将军最精华的养成年月都在学习保卫西德免于苏联的进攻,他们极端保守、心胸狭窄……也许经历了多年的小规模战争,已经不耐烦了。指挥宫一定是个老混蛋,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冷战时期静态防御的臭味。你知道他们竟然想要替战车挖掘掩蔽壕吗?这些工兵就在A&P百货的停车场,直接用炸药炸出坑洞,让战车躲在坑洞后作战。
(1)?德国中部法兰克福附近,昔日东、西德交界处。此地适合装甲部队大规模作战,因此在冷战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你们还有战车?
老兄,我们什么都有:主战车、布莱德雷步兵战车、武装悍马车(上面的配备从五O机枪到新式的俄制八二厘米Vasilek重追击砲都有)。至少这些枪砲或许还有点儿用处。我们有「复仇者」悍马车载的针刺地对空飞弹组,我们有装甲架桥车和可携武桥梁铺设系统,恰好适合可以应付高速公路旁深度三英寸(八公分)的小溪流吧。我们有一大堆XM5电子战防车,装满了雷达跟各种装备,还有……还有……噢,对了,我们甚至还有一整组的FOL,也就是「洗手间组」,放在一大堆武器当中,不断发出噗通噗通的声音。为什么要这玩意儿?当时附近的水压都还很正常,每栋建筑物跟房子里的洗手问都还冲得出水。有太多我们用不到的东西!有太多没用的东西,只会挡路、看起来好看而已。我想那正是这些东西被放在那儿的缘故:就为了好看。
为了让媒体看见。
妈的说对了,每两、三个穿制服的身边至少就有一个新闻记者!(2)有的记者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