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2 / 5)
再也无语,两骑快马又在山路上飞奔起来!
赶回西宁府,已经是晚上。
两人刚一回到帅府,卢凌已经迎了上来,看样子,已经等得十分焦虑了:“元帅,你离开那天,朝廷的圣旨就到了,随后又来了一道圣旨和一面金牌催你进京,你看!”
君玉接过一看,是要自己火速进京领赏述职的!
卢凌又道:“监军半月之前已经和传旨的公公一起上路回京了!你不在军中,他要林将军等人和他一起先上路,林将军等都拒绝了,说要等你回来,一起进京!”
君玉点了点头。
孟元敬忽道:“我早前在汤震军中时,曾见过监军,此人气量十分狭隘,加之出身‘千机门’,惯用各种卑鄙招数!边疆帅臣提起此人无不皱眉,很多时候,都尽量避免和他发生冲突。有一次,一个总兵正是因为和他意见不合,被他拿了些莫须有的证据上奏,结果被处死!你这次因为俘虏事件和他发生冲突,只恐他先回朝中,挟私报复!”
“千机门”的特务,隶属皇帝一人,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因此,他们的话语在皇帝心中自然颇有份量!
君玉沉思片刻,道:“那也只好由得他了!”
君玉因去参加“雪域节”,来回耽误了二十几天,是以延误了上路时间,看在皇帝眼里只怕又是“恃功自傲”!边疆帅臣功高镇主本就是大忌,而恃功自傲更是大忌,皇帝的两道圣旨显然大有深意!
孟元敬想了想,站起身来:“君玉,就此告辞!我要上路了!”
君玉知他必定是担心自己,想尽快回去做一些安排,不由得叹道:“已经深夜,又何必急在一时!他要怎么样就由得他去好了!”
孟元敬虽早已知道她有退却之意,但是总不能就此挂冠远遁,事情总要有个交代!此次进京述职已是在所难免。
如果在这个时刻让人密奏一本,要安然隐退更是难上加难。
他也不再多说,立刻出门,侍卫已经将他的马牵来。他飞身上马:“君玉,你先安排好再启程,我们京中再见!”
然后,也不等君玉回答,身影已经随着马蹄声消失在黑夜里。
张原、林宝山、周以达、耿克、白如晖等将领得知君玉回来,第二天一早,全部聚集到了帅府。
众人坐定,林宝山道:“元帅,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今天安排好一切,明日即可启程!”
周以达、张原等人从未进京,从军以来初露锋芒,如今军功在手,不免对朝廷的期望甚高,一个个均十分激动和紧张。
君玉心中暗叹,这群追随自己的热血男儿,凭借战功期待封妻荫子自然无可厚非!怕只怕“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会议散去,林宝山却留了下来,低声道:“元帅,这次监军先回朝中,此人十分卑鄙,只恐对元帅不利!”
众人中,林宝山年龄最大,到西北军中之前又为朱丞相嫡系,久经官场倾轧,十分了解那些“莫须有”罪名的威力,是以,此次进京,绝不似周以达等不知情者般激动和期待。
君玉道:“多谢林将军提醒!”
她自入主西北军以来,林宝山最初虽然有些阳奉阴违,但是经历几次战役以后,已从不在背后捣鬼,到得后来,甚至开始全力以赴征战疆场,完全无愧于他将军的名号了!她知林宝山为朱丞相嫡系,现见他不但不肯提前跟监军上路,更私下提醒自己,也不由得由衷感谢!
尽管大小将领无不心情激动,也早早休息,准备明日出发进京。
君玉也早早安寝,却大睁着眼睛,毫无睡意。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奇怪而熟悉的声音。
君玉立刻起身,悄然出了帅府,循那声音而去。
黑暗中,那人影决不回头,却深知背后有人来到。
两人奔出七八里远才在一棵孤零零的树下停下脚步。
下弦月孤零零地就在头顶,野旷天低,君玉看身边这双焦虑的眼睛,忽然轻笑了起来:“拓桑,为什么我们总像亡命天涯的样子?”
拓桑也笑了起来,不过笑容却很快消失了,满是担忧地道:“君玉,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君玉将那密折事件和明日进京的安排简单给他讲了一下。
拓桑道:“此次进京,你打算怎么办啊?”
君玉坦然道:“我心里也没什么底,且走一步算一步就是了!”
君玉看看远方的天空,皇帝连下两道圣旨又追加一枚金牌召令,此次自己回京,要想再轻易离开,全身而退,自然不会是件容易的事情。
拓桑从未经历过复杂的争斗和权谋,见君玉如此,自己却完全束手无策,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抬起头来:“君玉,如果真有什么意外,你就只身离开吧!”
君玉看他那灼灼的目光和坚定的语气,忽然觉得热血沸腾,心里充满了力量!
她轻声道:“拓桑,你可别悄悄跟到京城啊!那样,对你的处境实在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