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 4)
英明,要收服区区归乐易如反掌。”
娉婷心中暗恼,语调却欢欣无比:“真是如此,那我们东林就更富强了。但……难道敬安王府的人就一个都没逃出来?”
“敬安王府的人狡猾得很,尤其是他们的小王爷何侠。听说他们在归乐大王赶尽杀绝之前已经得到消息,最后举族逃离归乐都城,何肃下了王令正追捕他们呢。可惜,可惜。”他最后两个“可惜”,当然是可惜敬安王府没有被何肃铲除干净。
娉婷总算知道少爷他们暂时没有被大王抓到,心中稍定。
少爷他们,应该正躲藏在安全的地方暗中探察时局的变化吧?这个时候去找他们,恐怕也没有线索。不如就留在这里,陪花小姐刺绣聊天,顺便借这东林王族打探消息,以利将来?
想到这里,食指轻挑。
楚北捷坐在帘外,忽听见铮铮悦耳的琴声,悠扬婉转,流水般从帘内淌泻出来。比起方才一曲,豪情壮志不减,又添了点闺阁女儿家的娇媚。
还不及惊叹时,一把低润动人的清音随琴声渐起。
“故乱世,方现英雄;故英雄,方有佳人。奈何纷乱,奈何纷乱……”
嗓音委婉圆润,竟如天籁一般。
楚北捷被这猝不及防的歌声一扰,心神都微颤起来。
他年方二十,却从小学遍经书兵法,才识过人,见惯王宫中各色美人,开始还觉得艳丽可人,见多了,不免渐渐厌恶起那些莺莺燕燕来。从此再不理会庸姿俗粉,立下心愿要找一位真真正正的绝代佳人。
帘内之人,琴技已是无双国手,谈吐不俗,连歌声也分外动人,虽不曾见面,但下属呈上的画像美艳动人。
看来,堪伴终身的人儿,就是她了。
唱出的每个字如玉珠落盘,敲击听者心头,声声婉转缠绵。
连唱几次“奈何纷乱”,琴声忽从高亢处回转直下,渐渐沉寂。
楚北捷闭目欣赏,半天才回过神来,赞道:“这‘奈何纷乱’本来是唱佳人的无奈和悲伤的,但出自小姐之口,却多了豁达,少了无奈和悲伤。”
“公子过奖了。”娉婷低声答谢,脸上却多了疲惫之色。弹琴唱歌对她来说都是极耗心神的事情,但为了保持这冬定南的兴致,只好勉强为之。
“公子,敬安王府小王爷何侠的事迹,我也曾经听说过。人人都说他是归乐第一猛将,对吗?”
“不错。”
“那……我们东林赫赫有名的镇北王和他比,哪一位厉害?”
听佳人提及自己,楚北捷唇边勾起一抹淡笑,不动声色道:“以小姐看呢?”
“我常年在家,怎会知道?不过,听家里仆人的远亲说起过,何侠曾与镇北王在归乐边境对战。”
“嗯。”
“这一战,不知谁胜?”娉婷自然知道赢的是自家少爷。但她总觉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另有蹊跷。以镇北王当时的兵力,即使被她以计策小胜一场,也不该立即认输退兵。
那镇北王楚北捷回到东林都城后,可会因为兵败而遭受责罚?若东林大王削掉楚北捷的兵权就好了,等于为归乐除掉一个心腹大患。
“何侠胜了。”楚北捷若无其事道。
“这么说,镇北王输了?”
“不,镇北王也胜了。”
“哦?”
楚北捷别有深意地逸出一丝笑意:“何侠小胜,镇北王大胜。”
这话别人听来不明所以,娉婷却深深一震。
她对这场边疆之战实在是太了解了,边境被侵整整两年,一开始归乐大王执意不派少爷上阵,到归乐大军即将溃败时,才匆匆发出调令,责令少爷一定要守住边城。
而伤病、缺粮、酷热,还有东林严整的军队,都威胁着归乐军的士气、实力。
为什么会赢?她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个假设,而冬定南的回答,正确定了她最不希望成真的一种假设。
镇北王是有意撤退,是为了刺激归乐大王,让归乐大王痛下决心对付敬安王府。如此一来,失去敬安王府的归乐,迟早都会落入东林的掌握之中。
“小姐为何不语?”帘外传来低沉的问话。
娉婷闷了片刻,方叹道:“世间争斗不断,真叫人心烦。”
楚北捷听出佳人心中郁闷,不明白个中因由:“国事劳神,小姐本不该为这些事情心烦。不如说点雅致的事儿。”
“也好。谈谈风月花草,才是正经。”
娉婷不欲引起对方疑心,便随他的意思转了话题。心中隐隐担心太多见识会露了底子,并不主动多言,总用好奇的口吻向楚北捷请教各地风俗人情。
楚北捷得了极好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却一点也不轻浮炫耀,对四方风俗侃侃而谈,但他骨子里是王族血脉,时刻不忘如何拓展版图,往往说到风俗后,一会儿便转到此地的地形,然后话锋一偏,又论到若进攻厮杀该用何种手段——为何强攻,为何暗袭,进攻后如何安抚人心,铁腕统治好还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