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3 / 4)
。
骨肉连心。本应该最了解他的大哥,本应该最明白这女子于他而言是何等珍贵的大哥,却……
醉菊已经屏住了呼吸。
娉婷低头,注视怀中的神威宝剑。楚北捷留下的体温,仿佛还残留在上面。
“龙虎兵营,不是已被王令调遣去他处,就是已经更换了大将。纵使派人拼死求援,也无济于事。”娉婷淡淡下了判断,看向窗外,忽然问道,“今天是初几?”
醉菊轻声道:“初四。”
太阳过了天空的一半,已经是中午。
“初四吗?”淡淡的笑意,从娉婷优美的唇角缓缓逸出,“那就还有两天。”她转过身来,看向漠然:“我要这里的地形图,这里最近的奏报,要知道这里可使的亲卫人数,他们的武功高低专长,这里的饮水来源,食物来源,还有往常负责采买的人的情况,以及常上此山打猎砍柴的百姓的情况……”
一口气吩咐完了,才长长舒出一口气,冷然道:“重兵围而不攻,带着要挟诱降的意味,不是东林王该有的态度,看来倒像某位故人,会是谁呢?”
娉婷思索着,微微蹙眉,但她的目光,却渐渐地,变得更加坚定。
东林都城。
朝阳冲破黑暗,透出橘黄色的柔和的光。光芒笼罩下的东林王宫,却越发阴森森地压抑着。
东林王携了王后,亲自跨入丽妃的宫殿,柔声安慰了脸色如白纸般的丽妃。宫女们将沐浴干净的小公主用白布包裹好,抱上来让大王和王后瞧。
“长得像大王呢。”王后轻声说道。
东林王的眉心紧皱,见了初生的女儿,强挤出一丝笑容,嘴角勾起的弧度未及消失,一阵兵刃交击声传了进来。
“大王小心!”王宫之中的兵刃声最是刺耳。贴身守卫在东林王身边的侍卫互看一眼,已知道陡变在即,四人蓦然贴近东林王和王后,抽出宝剑,警惕地环视四周,剩下两人迅速潜到窗下探听。
连声惨叫连带着重物坠地的声音传入殿中,吓得刚刚还在熟睡中的小公主哇哇大哭起来。
兵刃声却在这个时候蓦然停了。突如其来的安静让每个人的心霎时一滞。
东林王眼中精光掠过,霍然站起,推开大门,站在台阶高处。
入目的,是楚北捷沉稳的身影。
殊死搏斗已告一段落。
中庭处血迹斑斑,手脚受伤的侍卫东倒西歪,但人人咬牙,不肯发出一声□。
尚未受伤的侍卫们紧紧握着长枪,密密围成一圈,却未有人敢再向前挑战。
楚北捷长身而立,持剑站在中庭正央,默默凝视手中宝剑,鲜血像晶莹的红色泪珠,从剑尖处缓缓滑落,滴在中庭光滑的石砖上。
淡泊的表情显出对身边的威胁毫不在意,仿佛只要他一剑在手,就算周围有千万王宫侍卫,都休想阻他一步。
这,也许是真的。
沉默的空气令人心头紧缩。
众人盯着这位名动天下的镇北王,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屏息以待。
最后一滴鲜血从锋利的刃口滑落,楚北捷回过头来,对上亲大哥沉得像深山云雾一样的眼眸,淡淡问:“为何如此?”
轻轻的声音,有男性独有的低沉醇厚,听在众人耳中,却宛如一支危险的箭,已在弦上。
在他脚下,浑身鲜血地匍匐着却硬咬着牙一声不吭的,正是刚才被派去阻拦楚北捷的侍卫总管董正。
王后被他锐利的眸光轻轻一扫,娇躯微颤,刚要开口,却被东林王默默握住手腕,当下垂下眼,静静站在东林王身旁。
“寡人大意了。”东林王站在高阶上,居高临下注视着他唯一的亲弟,无奈地叹气,“你为将多年,兵符一定贴身收藏,又怎会需要回昭庆宫去取?北捷,你要枉费寡人对你的一番心血吗?”
楚北捷默默与他对视,仍淡淡地问:“为何如此?”
那上了箭的弦,又无声无息地,绷紧一分。
“因为你是寡人的亲弟弟,是东林的镇北王。”东林王语调陡升,威势凛然,沉声道,“寡人恐怕不会再有儿子,这江山日后就是你的,这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边境上对你翘首以盼的将士,还有这些年轻的侍卫们,都是你的!”
猛虎低啸,无人不悚。
楚北捷的神情却仍未变,长身站立,与东林王遥遥对望。眸中闪过骨肉亲情,难割难舍而心痛欲绝。
“大战在即,王族以保卫国家为第一责任。王兄千方百计阻我离宫,难道是不想我赶赴前线?”楚北捷徐徐推测,又摇头道,“不对。”思索片刻,蹙起深黑的剑眉,“是不想我返回隐居别院?”
小小的隐居别院,为何竟连东林大王和王后也被惊动?
楚北捷眼角余光瞥到王后低垂的脸庞一丝微不可查的异动,心中不祥之感陡生,身躯蓦然剧震:“是为了娉婷?”
娉婷远在他处,若连东林王也插手,即使漠然拼死一搏恐怕也难以护卫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