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1 / 2)
众宾妃们和华荣夫人得有多深的交情才肯帮她这样的忙?此事前后矛盾。”
经过张哲这么一分析,唐寅颇有茅塞顿开之感,以前他只是感觉事情有问题,但问题出在哪,他又说不清楚,现在听完张哲的话,他连连点头,暗赞有理,无缘无故,宾妃们怎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在朝堂上指认展灵是假?
张哲继续说道:“华荣夫人提议大人除掉那些宾妃,以属下之见,之怕也不全是为大人着想,很有可能是她与众宾妃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想杀人灭口,永绝后患。”
“恩!”唐寅面色凝重地又点点头。若不细想,觉得事情倒也合情合理,但是仔细一分析,这个袁千依的心机和城府都太深了。
邱真正色说道:“华荣夫人身上疑点重重,大人应详查此人。”
唐寅扬头说道:“邱大人,此事由你去办吧!”
“是!大人!”邱真拱手领令。
唐寅交代道:“把她的家世、背景、都查清楚,越详细越好。”
“属下明白。”
“呵呵!”这时候,宗元倒是笑了。唐寅、邱真、张哲不解,齐齐向他看去,疑问道:“宗元先生为何作笑?”
宗元未敢说唐寅,而是将矛头指向邱真和张哲,说道:“我看是邱真先生、张哲先生倒是都有些多虑了,华荣夫人即使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又能如何呢?首先,她是真心在帮大人,只展灵这一事,就是帮了大人的大忙,由此可看出,她是真心希望大人能称王,另外,后宫复杂,历朝历代后宫多有派系存在,影响朝堂大局,若是能有一位聪明又富心机、手腕的夫人坐镇于后宫,压住众宾妃,那到也是大人的福气。”
哦?他说的这点倒是唐寅没想的,其实在他的心里,他早已有了打算,夫人得人选有两人,一是范敏,一是舞媚,而这二人又一向不合,若同处后宫,也定会闹个不停,如果能有人压住她俩,倒能为自己省去不少麻烦。
按照唐寅的指令,翌日,正午,许代曼被押解到法场处以极刑,行刑之时,前来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从人们看到许代曼那一刻,骂声就未间断过,百姓们群情激愤,有对许代曼扔菜叶吐口水的,更有扔石块的,连押解许代曼的士卒都难以靠前,躲出远远的,用绳子拖着她走。
没等行刑,许代曼就已被打个半死。
展灵之案是完了,但后世对其讨论却从未停止过,这也成为了风国之末、风帝国之初的第一桩悬案。
后世有人认为展灵是被屈打成招,供词即便不是唐寅伪造的也是展灵受不了酷刑胡乱编的,也有人认为以展灵当时的年岁,不可能编出如此完善的谎话,确属旁人假冒。
别说是后世的那些史学家们,即便是幕后*手的唐寅也没有彻底弄清楚这个展灵究竟是真是假,总之有供词,又可以服众,也就可以了,至于细查展灵的真假,他没有那个时间,也不会去干那样的蠢事。
展灵一案看似很小,但却影响深远,如果展灵未被认定是假冒,那继承风国正统的人很可能就是她,那么,也就没有了日后的风帝国。
此事过后,唐寅在盐城的地位无形中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因为办案有功,他在百姓中的声望也得到大幅提升,至少人们再谈到唐寅的名字时,都会面露敬意,高挑大拇指,称赞一声不错。
接下来,天渊军南下之势已如弦上之箭。即便是朝廷上的大臣们不急,百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风军能尽快铲除国贼,驱逐强虏,结束目前这种国家分裂的局面。
唐寅顺应民意,调集大军,准备南下进攻宛城。
天渊军的将领结构并无变化,虽然朝堂之上有一大群无事可做的将军,但唐寅一概未用。朝廷上的将军,要么是中将军要么就是上将军,真加入到天渊军里,在战场上唐寅是听他们的还是他们要听唐寅的?唐寅也不希望自己手中的兵权旁落。
临出征前,梁启给唐寅出了一个计策,无解之计。
他让唐寅在统帅大军进攻宛城的时候,再悄悄分出两波兵马,一路去进攻封城,一路则在沿途设伏。
封城位于宛城的南部,可以说是宛城去往南方的必经之路,一旦封城被己方所占,宛城就成了孤城,钟天连条逃亡之路都找不到,所以一旦听说封城被攻,钟天必须得分兵增援,到时己方埋伏在沿途的伏兵就能发挥出作用了。
之所以说这是一条无解之计,就是无论钟天能不能看透己方的意图,能不能查出沿途有伏,只要封城遇袭,他若不想困死在宛城,必须得去求援,哪怕增援之路上有刀山火海,他也得硬着头皮派出援兵。
此计就是一条无法破解的计策。
唐寅听后,哈哈大笑,连赞高明,就连邱真等谋士们也都大点其头,认为梁启之计可行。唐寅听从梁启的意见,派子缨为首的天鹰军前去进攻封城,随即又派出吴广、战虎二人统帅五万直属军,于宛城和封城的中央路段设伏。而他自己则统帅大军,从正面*近宛城。
除去驻守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