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凤仪阁”大放光彩(3 / 3)
没宣布,所以也只得请猴急的公子少爷等一等了。
这一次宋初云给凤仪阁想了许多新奇的营销策略,而刘妈妈的职责就是要把这新规矩同诸位客官说清楚了,当然这刘妈妈已事先被宋初云培训过了。
只见刘妈妈先清了清嗓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后,才不急不缓的开口宣布道:“咱这楼子今儿可是老院新开,姑娘们不但换了许多新的,且不管新旧都已被我重新调教过了,包准让各位爷们尽兴而归。”
这凤仪阁里的姑娘倒也不全都是新买的,而是宋初云给林管事出了个好点子,让他把魏家名下的几间青楼里的姑娘相互调换了下。这样一来,原百花阁的旧姑娘换到邻县的青楼里去,不就成新姑娘了?反过来,这福安县百花阁里的姑娘,也都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
刚刚那舞已撩起了诸位看官心里的那把火了,眼下刘妈妈再用万分暧昧的话语做了介绍,更加让那些猴急的男人万分期待,忍不住叫了起来:“刘妈妈你别光说不做啊!快把新调教出来的姑娘们喊出来,好让爷们好好的疼一疼她们!”
“诸位爷莫急,咱凤仪阁改了个小小的规矩,先让小妇把这个规矩说出来,再喊姑娘们出来也不迟。”
刘妈妈这般啰嗦的阻挡人家的好事,大堂里那帮猴急的男人自然不悦了,当下便不满的抱怨了句:“什么规矩你非得在这时候说?你这不是扫爷们的兴吗?”
刘妈妈早就料到会有人不满,但她脸色依旧挂着讪媚的笑,耐着性子解释道:“这规矩可是和诸位爷荷包里的银子有关,我若是不把它给说清楚了,一会儿一算账,爷们可别怨我们凤仪阁坑人哟!”
这刘妈妈既然说新规矩同银子有关,大堂内的男人也就慢慢的住了嘴不再叫骂,双眼直勾勾的看向刘妈妈,等她说出新的规矩来。
刘妈妈见状也不敢怠慢,站在台上轻轻的拍了下双手,很快就有几个小丫鬟托着精致的托盘款款走上台来。
坐在靠近圆形高台的客官好奇的往那托盘里一看,见托盘上放着许多长方形、缀着红色缨穗的特制木牌,木牌上似乎还刻着一些字,这刘妈妈无端端的拿出这些木牌来,不免让大堂里的人都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来。
刘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托盘上的一小块木牌,把宋初云事先教她的话说了出来:“此乃我们凤仪阁特制的‘包月木牌’,每块卖三百两白银。”
此话一出大堂里顿时一片哗然,这小小的一块木牌子刘妈妈竟然敢叫价三百两白银?!
这样的狮子大开口,在场的公子哥们怎会不感到震惊?
那木牌子就镶了金边也值不了三百两白银啊!
当下就有公子哥好奇的问道:“刘妈妈,何为‘包月木牌’?为何这‘包月木牌’一小块竟然要三百两白银?我看那木牌与普通的木牌并无两样啊!?”
刘妈妈先在心里默默的把宋初云教她的话回想了一遍,理清楚了才开口解释道:“这位爷说的对,这块包月木牌的确和普通的木牌没什么不同,但它最大的用处却是在‘包月’这两个字上。”
“所谓‘包月’,意思就是指花三百两银子买了包月木牌的客官,算是一次付清了一整个月到我们凤仪阁玩的银两,那么在今后的一个月里他上凤仪阁里来玩乐,无论点了大堂里的哪位姑娘、要了什么酒菜,都只需给我们看一看那块包月木牌即可,无需再多付银子了。”
大堂里的众人还是头一次听说如此奇特的结账方法,当下便交头接耳的议论开来,林管事有些担心的看着大堂里那些他的衣食父母,生怕他们会接受不了如此新奇的结账方法,就连展寂衍也包含忧虑的看了宋初云一眼,似乎也为她想出来的这个大胆的方法捏了一把汗般。
唯独宋初云一点都不慌张,淡定自如的等待事情发展下去,这“包月套餐”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也是商家巧妙的抓住客人贪小便宜的心理,拉长赚客人钱期限的一种营销手段,宋初云既然把这个法子给用到了凤仪阁上,那自然也会给这些公子哥们一点小便宜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