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苦难辉煌 > 第十二章 大渡桥横铁索寒

第十二章 大渡桥横铁索寒(1 / 11)

红军长征期间,林彪急过两次,蒋介石兴奋过三次。各军团都在创造急行军速度的记录,连李德都走着走着睡着了。刘伯承的6只小船,让全军渡过金沙江。会理会议的裂痕,一直延续到1959年庐山会议。背挎马刀、腰缠手榴弹、攀缘铁索的勇士,成为一座永恒的青铜雕像。

一、滔滔金沙江,军神刘伯承

4月29日,按照中革军委的万万火急电报《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中央红军以一军团为左纵队,以三军团为右纵队,军委纵队和五军团为中央纵队,三路大军向金沙江南岸疾进。

蒋介石迅速发现了红军的意图。

在贵阳得知红军刚刚抵近昆明又转向西北,蒋介石就判定红军真正意图在北渡金沙江。他即令薛岳率各纵队跟踪北追,又电刘文辉派兵扼守金沙江各渡口,将船只悉送北岸,严加控制;同时命令空军每天派飞机在金沙江各渡口侦察,力图消灭红军于金沙江以南地区。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上接通天河,从昆仑山、横断山奔腾而下,穿行在深山狭谷中。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地势极为险要。川军刘文辉为阻止红军渡江,把船只都掳往北岸,并控制了北岸渡口。

意图已经被蒋发现。若不能掌握渡口,则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又入险境。

金沙江成为中央红军北上的一大险关。

5月2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命令:

左纵队第一军团从龙街渡方向渡江;

右纵队第三军团从洪门渡方向渡江;

中央纵队和第五军团从皎平渡方向渡江。

大军奔驰,风驰电掣。各军团都在创造自己急行军的速度。

一军团先向昆明虚张声势,完成佯攻任务后,调头北上,5月4日赶到龙街渡。

三军团分两路,以每昼夜80公里的速度向金沙江疾进,5月4日抵达洪门渡。

中央纵队由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干部团三营作为先遣队,一昼夜行军一百多公里,5月4日占领皎平渡。

5月4日的三处行动却只有一处成功。

一军团首先受挫。一师一团以急行军抢占龙街渡口,渡船已被敌人拉到对岸烧掉了。直接架桥又没有器材,弄来一些门板,用绳拴住从上游一块挨一块往水里放,由于水流太急,架到江面的三分之一便无法继续进行。又用骡子拉着铁丝过河,也因江水急,骡子游到一半,转个圈又回来了。

整整两天,毫无进展。

一军团最先向军委建议过江,结果自己却过不了江。林彪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一师师长李聚奎开口刚想汇报,被他一下打断,说:

“你不要讲情况了,干脆回答我,队伍什么时候能过江?”

一师在渡口折腾了两天没有结果,李聚奎正着急,见上级根本不听他讲情况,顿时也火冒三丈,也不管什么军团长不军团长了,大声说:

“要是干脆回答的话,那桥架不起来,什么时候也过不了江!”

师政委急得在旁边直拉李聚奎衣角也拉不住。

林彪大怒,在电话中妈的娘的骂起来。

颇有儒将之风的林彪在长征中急过两次。一次是抢渡湘江,半夜向中革军委发出必须“星夜兼程过河”的紧急电报;一次是抢渡金沙江,大骂一师师长李聚奎。

彭德怀发起脾气来爱骂人。1959年庐山会议后,有人揭发说,三军团干部几乎都挨过彭德怀的骂。黄克诚、杨勇、张爱萍、彭绍辉、李天佑……都不例外,很难找出没有挨过他骂的干部。

战争年代,军情如火。军令如山。胜败瞬间,性命关天。所以人们能够容忍指挥员的发火骂人。

某次军情紧急,彭德怀和军团参谋长邓萍一路小跑亲往前线指挥。警卫员挥三角小红旗在前面开路,一名战士太疲乏,坐在路上不让。彭德怀急了,大骂一声:“狗娘养的,起来!”

战士跳起来,看也没看,照彭德怀当胸就是两拳。

战士打了军团长,这还了得!传令排长把人捆到彭德怀面前,要求从严发落。

彭德怀一挥手:“谁叫你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

吓得发抖的战士眼含热泪给军团长深深施一礼,转身去追赶部队。

事情发生的时间,有人回忆是第三次反“围剿”的高兴圩战斗后,三军团尾追蒋鼎文、韩德勤部时;有人回忆是第二次反“围剿”中,中村战斗的前一天。

不外就这两次战斗中的一次。

高兴圩战斗后,红军在方石岭激战中全歼韩德勤师。

中村战斗中,红军歼敌一个旅。

有没有那名战士的战功?抑或他已经在战斗中洒血疆场?

因为没有人知道那个战士的姓名。

林彪1929年骂过政工人员是“政治小鬼”。

金沙江骂李聚奎是第二次。

第三次是在东北骂李作鹏。1946年四平大撤退时,指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