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进城、上坟(修) (1)(8 / 12)
,制铜铺子门前放着一只大铜壶,老远就能看到,好找着呢!”说着,抬手摸了摸胭脂的鬃毛,笑道:“这马儿不错!”
邱晨心头一跳,目光扫过那青年的手。一双大手骨节分明,看起来就很孔武有力,只不过,这双手与满囤等农人的明显不同,虽然有力,手背上的皮肤却肌肤润泽,而且掌侧的纹路和指甲缝隙里都干净整洁,没有常年劳作积累下来的粗糙和泥垢,更重要的是,这人的右手虎口处明显有一层厚茧……什么人才会在虎口处摸出老茧来?
“那就谢谢了!”邱晨赶紧道了谢,招呼着俊文赶着马车顺着大街走下去。
黑衣青年站在原地看着几个人的背景,微眯着眼睛,露出一丝兴味的笑容来。
一名十多岁的小童从后边赶上来,凑到黑衣青年身边,疑惑道:“洪将军,您怎么……”
若是邱晨没有急着走掉,她一定能够认出来,这个小童正是几次喊她‘泼妇’的那个!
“你小子,少在我面前弄鬼,我可不是你们公子那般好脾气,惹恼了我,小心马鞭子!”洪展鹏抬手在小童脑门上敲了个爆栗,笑嗔着。
司墨抬手摸摸被敲疼的脑门儿,嘿嘿地陪着笑,却还在等待洪展鹏的答案。
洪展鹏抬眼看看那已掩入人流的一家人,狡黠一笑,却没有给小童解惑的意思,只暗道,他们家那位什么性子?说那人偶发善心他是根本不信的,更不是那种行事没有规矩的。那么,是什么让那人破例将一匹大宛火焰驹贱卖掉……这其中的缘由,可就很值得推敲了。而不管是何原因能让那人破例,这一家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他透露一下,让那一家人能够避避险,也是没错的!
咧咧嘴,洪展鹏一挥手,转身走进一条胡同。究竟有什么特别,去探探或许能有什么收获呢!
再说邱晨进了城,摆脱了那个让她感觉怪怪的青年,沿着大街没走几步,喧嚣热闹的市声就扑面而来。
临近晌午,正是一天里市面最热闹的时候,街道两旁的店铺或挂着门面招牌,或挑着高高的布幌子,也有的树一根高高的杆子挂一串灯笼,上书店铺的名称或者主卖的商品,各种各样,琳琅满目。
店铺和店铺之间的墙根下,则是一个一个的露天摊子,这卖各种小吃的,卖一些手编物件儿的,卖一些小件儿刺绣的……些摊子没有店铺的堂皇大气,却花样繁多,灵动多变。
还有一些流动的贩子,扛着草棍子,上边插着红彤彤的糖葫芦;也有的扛着一担灯草花儿,花色艳丽,造型逼真,大老远火红浓绿的耀人眼目……
别说几个孩子,就连邱晨也看的感觉眼睛有些不够使了。
这会儿,几个孩子都有些坐不住了,邱晨却还没有失去理智,哄着孩子们在车上坐好,等会儿找地方存了马车,再带他们来逛街。几个孩子撅了会儿嘴巴,很快就被喧腾热闹的景象给吸引住了,一个个把着车架子看的入神,也顾不得使小性儿了。
走了两刻钟,果然看到了一座醒目的三层酒楼:客来居。绕过客来居,一只金光灿灿的大铜壶就进入了眼帘!
制铜铺子里,一名老师傅带着两名年轻的徒弟,正在忙碌着,看到大大小小的进来一群人,那名最年轻的小徒弟赶忙起身迎上来。
“几位客官,这是要制铜盆还是铜镜?我们廖家铜铺做的铜盆能用几辈子不漏,铜镜也是最光滑明亮的,嫁姑娘娶媳妇都是最好的。”小伙计年龄不大,嘴皮子却很溜,一张口就做了一大通广告。
邱晨听得有趣,笑着点点头:“我们是来打制铜器的,不过,不是做铜盆,也不是做铜镜,我们想打制几个特别的东西。”
“哦?”小伙计有些意外,立刻转回头去向自家师傅用目光询问。
那须发花白的老师傅也把手上打制的一把铜壶放下,整整身上的围裙,慢慢地走了过来。
“几位客官,不知你们要做什么物件儿?有没有样子?”
邱晨拿出自己画的图纸,递给老师傅:“你是渠师傅吧?我想打制几个物件儿,这是我画的图纸,你看看。”
那渠师傅拿过图纸看了一会儿,点点头道:“这样子倒不是不能打制,只不过,这位娘子打制的物件大,用铜料多,暂时我这里也没有这么多。”
一听能打,邱晨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又听到原料不够!
愣了下,她才想起来,古代流通的钱币都是铜铸的,铜在民间可是被控制的东西,小打小闹的打个盆子、镜子啥的没人问,若是打她要的这种几十斤重的大件儿,还不止一件,这铜料还真是不好凑。
邱晨皱了眉头,心思急转,然后道:“渠师傅,我这些东西,只做管子和机关的话,铜料够不够?”
渠师傅默然合计了一下,点点头。
邱晨又道:“渠师傅,您看,我这个要是用陶器的话,在这里打个孔,你能不能把这个机关给装上,做成不漏水的?”
渠师傅这回没有犹豫,立刻就给了邱晨一个肯定的答复。
邱晨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