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清穿日常 > 作品相关 (8)

作品相关 (8)(5 / 11)

李薇道:“有几件。比如家里买人雇农,多数都是在难民中雇,因为签他们要比平常买人便宜三分之一,有时会便宜一半。还有,每年秋天,家里都会买很多粮食屯起来,城外的田里,如果河南山东等地又旱了或者涝了,黄河又发水了,阿玛和额娘都会让雇农把田地围起来,挖地窖藏粮食,还会在粮仓和房子周围弄篱笆,养狗。免得难民抢夺粮食,伤人毁屋。”

四阿哥的脸色渐渐沉重起来,李薇接着说:“刚进府的时候,庄嬷嬷送来的四个人听说就是去年河南逃难过来的。”

“是吗……”四阿哥叹气,一有天灾难民就会往外逃,等天灾过去后,回流的难民不足十分之一。多数青壮年都在异地安家,长久下去,耕民流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四阿哥借李薇这里的书房,把刚才想到的赶紧写了下来。李薇在旁边给他磨墨,看到几句心想,难道四阿哥现在已经进户部办差要查亏空了?她在这边开脑洞,四阿哥写完见她眼神放空,顺手用毛笔在她下巴点了一下,见她没反应,又在右边脸颊上画了个圈。

见她还没反应,四阿哥只好无奈的喊玉瓶打水,给她洗脸。不提玉瓶进来后是什么表情,李薇是用手巾抹了脸才看到手巾上漆黑一片,吓的大叫,跟着就在四阿哥的狂笑里反应过来。最后被四阿哥亲手替她抹干净。

抹脸的时候,四阿哥:“噗……”

李薇悲愤的:“……”心道好吧我体谅四爷太年轻……不过还是好混蛋啊……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顺延到十点左右

第 27 章 …

太子开始带着三个兄弟读书,皇上给太子开的书单相当繁杂,仅夏汛一项就有不少是宫中藏书。还有很多是从前朝官邸中搜出的关于治黄河的奏疏,这些都是不外传的。三位阿哥以前可从来没看过这些盖着前朝玉玺的明黄奏折,上面还有前朝太监的朱批。

“这是皇阿玛御笔批过才能搬来的,你们在这里看就好,不能誊抄。那边有纸笔可以摘要。”太子道。这些东西都很有价值,毕竟满清入关还不到一百年,对这个中原大地还非常陌生。他们学了汉人的文字,任用汉人的官员,连官制、风俗都在朝汉人学习。

治国也是一样。

现在朝中哪怕稍稍怀念前朝都会引来杀身之祸。三位阿哥虽然也是龙子凤孙,却更加不敢越雷池一步,何况他们一直以来听到的都是满清万岁万岁万万岁,居然在太子这里看到一堆前明的奏折,皇上还叫太子学,太子还要精研细读做功课。

结果手中捧着前朝的奏章,打开后墨字如新,保存的极好,字都认识却半天一句都没看进去,个个都有些魂不守舍。

三阿哥先放下手中的纸笔出去转了一圈,八阿哥是站起来面壁了约有一刻钟才冷静下来。四阿哥给所有人的墨都磨了一大池。

太子正写着字,四阿哥站在他的书桌一侧,均速转着手腕磨墨。太子写完一笔再沾时,看到墨池里都快漫出来了,笑道:“行了,行了,老四。”

四阿哥这才回神,赶紧放下墨锭请罪。

太子扶了他一把,笑道:“你这性子倒是不错。发呆也不误了干活。”

四阿哥道:“弟弟手里不干点什么,反而更不容易静下神。”

“那如今可静下来了?”太子敲敲放在一旁的一摞明黄奏折。四阿哥看过去,恭敬道:“臣弟已经镇定下来了。”

太子随手拿起三五本摆在他面前,道:“那去吧。前朝绵延二百七十六年。”他拍拍奏折,“这里面有很多经验,你拿去好好看看,一字一句都要吃透。”

拿起奏折时,四阿哥从没这么确定这是汉人的江山。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学习汉人是怎么治理这如画江山的。

这让早习惯大清朝一统江山千秋万代的四阿哥有些不舒服,好像被人当头打了一棍子。但跟着就升起万丈豪情来。前朝皇帝丢了他的江山,满人入关是承天授命,万民所向。

自我激励一番后,再翻开奏折就没那么激动了。

四阿哥开始摘录时,八阿哥也面壁结束了,他目光炯炯有神,坐下后也是一言不发,埋头抄录。三阿哥也散步结束了。太子坐在上首,看着下面的三个兄弟都一脸严肃,欣慰的笑了。

想当年他第一次看到皇阿玛拿出前朝奏折看时,也是吃惊了很久。皇阿玛告诉他,满人出身草原,那里跟汉人的江山是完全不同的地方。

“如果不学习汉人怎么治理他们的江山,只是打下来是没有用的。我们早晚会让汉人给赶回草原去,”皇阿玛复杂的轻轻抚摸着奏折的明黄封皮。

满人太少,汉人太多。

太子从那时起,就觉得好像有无数的汉人在他们满人的背后虎视眈眈,时刻等着找机会把他们打回草原。这江山打起来容易,坐起来难。

四点用过点心,赶在宫门下千两前,太子送三、四两位阿哥出门。八阿哥倒是可以多留一阵,反正阿哥所在宫里。

两位阿哥走到岔道口挥手做别,然后各自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