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通房丫头奋斗记 > 67

67(1 / 2)

67、说亲 ...

吃过张婶精心准备的晚饭后,几人说了一会子话,张婶怕累着兰晓,就带了她回屋子休息。因为知道兰晓要来,张家夫妇特意收拾出一间屋子来,摆上新打的家具,铺上干净的被褥,虽说比不上吴家的精致,但却朴素实用,处处透着他们的关爱之情。

兰晓一进屋子,就闻到家具散发着的淡淡桐油香味,等她躺到床上时,刚晒过的被褥那一股阳光的味道让她更觉舒适自在,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就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兰晓从此过上了悠闲的新生活,她不用时时给吴家几位主子行礼请安,不用天天担心挨骂受打,更不用担心吴焕之的花心风流,而是整天待在屋里吃了睡、睡了吃的。

其实倒不是兰晓偷懒,这痛得还真不是地方,吃喝倒是不成问题,拉撒睡就麻烦了,兰晓好不容易熬了过来,再看到爹娘和七斤都早起晚睡地在忙着做生意,每每想要出去帮忙,都被张婶给拦了回来,非要她在屋里好好养着,又说实在想要帮忙的话,就想几个新菜式出来就行,还一再强调是慢慢地想,不着急。

所以兰晓只得过上了猪的生活,睡觉睡到自然醒,要吃饭了,自然有张婶把好吃的好喝的给端了上来。

兰晓不禁想到以前,妈妈忙着做饭,却任由自己坐在那里轻闲地看电视,酱油瓶倒了也懒得去扶一下,妈妈实在看不过去,也只是口头批评一下,从不指望自己改正。

现在知道了生活的艰辛,兰晓怎么还能如此自私懒惰。所以等杖伤都好得差不多了,只有屁股还隐隐做痛。兰晓就想着要早日尽自己一份心力。

自从兰晓为面馆出谋划策之后,在兰晓的提议下,众人的商量下,面馆的名称如今也已经改掉了,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张家面馆”,换了个“溢佳香”的名字,而且是花了钱请人专门做了个招牌,挂在那里,不过令兰晓有一点郁闷的是,这么好的名字在一些老百姓嘴里直接就改成了“一家香”了。

兰晓以前曾经委托陆绍棠整修一下店面。所以现在面馆里里外外已经装饰一新,大门上是崭新的门板,所有墙壁都粉刷过了,墙上挂着几幅龙飞凤舞的草书,不过不是什么书法大家的杰作,而是陆绍棠的手笔,兰晓虽然感觉不出什么好坏来,反正觉得字看上去遒劲有力,挂上去还能给面馆添点雅味,虽然没有几个人看得懂。

像兰晓先前推出的猪血丸子什么,大酒楼里是不屑模仿的,但其它面馆却有了类似的仿制品,也拉走了几个食客。这些小吃菜式有经验有厨艺的人只要过来一尝,总能猜出大部分的原料来,所以兰晓想着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县城里的面馆有好几家,想要脱颖而出,牢牢吸引住新老食客,那就得加入新元素。兰晓苦思冥想,只恨穿越时怎么不让自己带个异能过来,或者附赠个光能电脑也行啊,可以随时找那无所不能的度受哥哥帮忙。

兰晓拼命搜索记忆中的美食小吃,并一一记在纸上,以免日子久了就再也想不起来,到时就糟了。然后,她挑了又挑,终于把“鸡汤铺盖面”和“臊子面”等一些特色面条都选了出来。

只要是人总是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卖一些县城里没有的小吃和面食,虽然有几分无人问津的风险,但总比同别人去竞争着抢生意要强得多。

更何况她选中的面食各有各的特点,“鸡汤铺盖面”以营养吸引食客,“臊子面”则是陕西十大面之首,古代交通不便,所以这里的人们一般连臊子面的名字都没听过,不像后世兰州拉面、福建沙县小吃全国遍地开花。

而且臊子面还有几个个传说,其中一个传说就是说周文王斩杀了一条恶龙,用其做臊子,犒赏军士。其实臊子就是用很小的肉丁(肉陷)加以各种蔬菜丁(多为土豆、胡萝卜等)炒制后加汤而成,不过兰晓想把这些传说作为卖点来宣传,所以臊子面就算是作为面馆的招牌面食之一了。

定好了计划后,张婶就忙开了,四处采购所需的食材。

张家面馆后门就是一条逼仄的小巷,当初兰晓就是在这里遇上两个醉汉调戏,幸好有张婶解围,她也因此与张婶结识。这道旁多半都是带着小院的住家,白天巷中有不少奔跑着疯顽的孩童。没过多久,左邻右舍也差不多都知道张家夫妇认了个远房亲戚当女儿。

众人在市集上遇到了张婶,便纷纷向她打招呼道贺。

这时却有一个婆子撇了撇嘴,说道:“你们也太糊涂了些,你们要认就认个儿子,怎么找个女儿来,难不成你们还想要招个赘,那可是又隔了一层。”

张婶抬头望去,见是孙家大娘,她这人说话向来刻薄,因她孤身一人把儿子拉扯大,所以大家也很少计较她的冷言冷语。所以张婶也只是摇摇头,表示自家可没有这个想法。

那孙大娘立刻“唉呀”了一声,说道:“那你们还认个女儿,岂不是吃亏得很啊?像我就等着儿子中了举当了官,日后就有享不尽的福了。哦,我知道了,你们请了一个伙计不够,还可以让她到面馆里帮忙。”她自以为猜中了张婶的心思,认了女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