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2 / 3)
像是空了,莫名的有些乱,像是自己一直珍惜不敢碰触的珍宝要被人平白盗走了一样,第一个出现在脑子里的念头就是想方设法遏制这场婚姻。
幸运的是,那一晚,索阁比他先到宫里,他留意到索阁的近身随从收到了许多女子的信笺,以他以往的经验,很清楚那里面都写了些什么。
他立刻也暗中写了一封信笺,偷偷落上了田惜日的闺名,并嘱咐随从找了个新进宫的婢女送了过去。
索阁十三岁时就已从军,十五岁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前锋参领,后守边疆五年多,近日才被调回京城,皇上更赐封其为袭郡王、大将军加封护军统领职,年纪轻轻便官至二品,手握京城重兵,备受恩宠。一时间门庭若市,巴结奉承者众。
但他毕竟刚回京城,对京城的一切并不十分了解,今晚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宫廷夜宴,所以,当这许多带着各种熏香的信笺被拿到他面前时,索阁也只有烦恼,正不知该如何处理。
明路此时借机与索阁攀谈,看着索阁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信笺,微微一笑,随手拿起了其中一封信笺,惊讶道:“没想到索阁兄当真艳福不浅,连田大人之女,京城第一美人田二小姐都给你送来了信笺,索阁兄,你可不能辜负美人恩,快打开来瞧瞧。”
索阁听明路如是说,心下不禁好奇,京城第一美女田惜日,他虽回京不久但也听朋友提起过,当下并未多想,就打开来看了。
明路亲眼看到索阁看过信笺后,原本随性的笑意一下子全都凝在了脸上,眉头低蹙,目光变暗,一声冷哼后,便不屑的把信笺扔回了一旁抱着信笺随从的怀中。
明路微微一笑,戏谑的指责索阁不识情趣。
索阁却冷哼道:“这种女人,不识也罢。”
明路笑了笑并没多说什么。与他随意聊了几句别的,又有其他人上来与索阁攀谈,他才淡然离开。
当晚,意料之中的,索阁推拒了皇上的指婚试探。
而明路却因刚刚无意中看到了躲在珠帘之后的田惜日一眼,而始终有些心不在焉。
索阁拒婚后,出乎明路意料的,京城关于田惜日的谣言四起,有人故意散播谣言,说田惜日的坏话,那些无知妇孺是嫉妒和碎嘴的,或许是因为平日里田惜日就已经是树大招风,索阁的拒婚又成了源头,一时之间,京城谣言满天飞,都对她很不利。
据他查证,散播谣言者竟是田惜日的妹妹田惜云。
一方面因为是她的妹妹田惜云散播的谣言,另一方面,明路发觉田惜日因为这个谣言而从炙手可热变得渐渐乏人问津,这一点对他很是有利,再有他本就没有插手的资格,又怕因此引起他人的关注。所以也只做壁上观,并没插手此事。
三个月后,事情渐渐淡去,他觉得时机到了便进宫面见了皇上,有意奏请皇上作主为他和田惜日赐婚。
这一次,皇上先去询问了皇太后的意思,但没想到皇太后竟一口回绝了。理由是以田惜日娘亲病重,此时不宜谈儿女私事为由,婚姻之事暂缓。
田惜日的娘亲半年后便过世了,田惜日为母守孝。此时,他自然不能再去提婚约之事。不过他并不着急。他愿意等,因为越难到手的东西,才越有价值。女人之于他也不过如此,虽然他很喜欢田惜日这个美人。
但他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一年多。
期间,母妃几次让他娶正室,他都无意,后来母亲知道了他的心思,虽然不喜,却也不特别反对,毕竟田惜日的身份足以与他相配,这也是巩固家族的一次好机会。
只是,他家三代单传,百年来,子嗣不昌,所以祖上都是很早便娶妻娶妾了,他如今已十八岁,虽有了几房妻室,但仍然膝下无子,自然颇多受到母妃的叨念。
时间匆匆而过。
等待,渐渐让他会偶尔想起她,念起她,自己的正妻位置始终为她而空置。
偶尔闲暇时想起那晚的惊鸿一瞥,便忍不住提笔画出了她的样子,那一晚的嫣然一笑,那一晚珠帘后的绝色之姿。
他一直在等待……而他也愿意这样等待。
期间,偶然间,办差时遇到了出身商贾之家的女子如研,一见,便觉举止很像田惜日(他想象中的),便下了聘娶回府中。
不久之后,又在禧恩爹爹的六十大寿上,认识了舞伎兰儿,乍见时,觉得兰儿的身姿尤像惜日(他想象中的),便又纳了她为妾氏。
但始终,他都无法满足,或许是因为一直没有得到他真正想要的,他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个人儿完完全全的属于他。
终于,一年后,母妃入宫面见太后,二人闲聊时提及了他的婚事。母妃便隐约说了些。
两日后,明路又亲自进宫面见太后,郑重重提娶田惜日为妻之事,太后审视他许久,问道:“明路,你为何欲娶惜日为妻?”
他答:“一见钟情,至死不悔。”话一出口,他亦一怔,此话说得太过了。
太后沉默,她没想到明路会说出‘至死不悔’这个词,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