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争就是争(2 / 3)
才别人评论时,说了一句“刘公子不如”,这叫他很气恼,便想要比试一番。
刘二公子指着内厅木柱道:“我看这正厅内,柱上尚缺一楹联。不如我与方朋友各写一副,然后请众先生点评后选择一个如何?”
方应物叹口气,这种挑战是很让人为难的。
若赛过刘二公子,只怕他更不服气,继续没完没了纠缠。他好歹也是刘棉花的儿子,自己不能太肆无忌惮地羞辱他。
但若赛不过他,自己徒然丢面子,名声轻微受损,自己也是不爽利,说不定还会引发什么“方秀才畏惧权势故意相让”之类的传言。
刘棉花这个人公德很烂,但接人待物的私德方面还凑合,令人感到比较舒服——这是他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但是刘棉花的儿女怎么都不随爹?那个见过两面的千金小姐看起来跳脱顽皮得很,眼前这位儿子看起来又如此轻浮,刘家莫非真后续无人了?
方应物正为刘大学士的家教而担心时,只听得刘二公子挥手叫道:“拿笔来!”
卖书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笔墨纸砚,再说今日是开张大吉时候,肯定备下了文具,以供前来捧场的文人士子使用。
当即有两个仆役抬着一方书案来到众人面前,又研墨铺纸。准备齐当后,刘二公子便走上前去,立在书案边上酝酿精气神。
众人屏声敛气,静待刘二公子泼墨挥毫,一时间厅中落针可闻。
刘二公子闭目片刻,长吸一口气,持笔在砚台中点了点,当即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写下了两句大字。
众人定睛看去,这两句的上联是“一室图书自清洁”,下联是“百家文史足风流”。
“好!”喝彩之声接连响起,这不是众人拍大学士公子的马屁,这是真心的赞赏。
这一副对子用语自然,而且书香之气扑面而来,用在此处更是恰当精确,十分合适。而且刘公子的笔法也是不错的,圆润流丽,隐隐然有名家之风。
刘二公子将浊气吐了出去,听到众人赞美,心里不免得意。他敢提出这种挑战,自然是有把握的,这副对联可是他精心琢磨推敲了数日的作品。放在这个场景下,不会逊于任何人。
欣赏完刘二公子的佳作,众人便又围观方应物。刚才方应物始终没有说话,众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如何想的,不过只看他到底上不上书案前就知道了。
这真是个烫手的事情,方应物沉吟片刻,便也迈步上前,立定在书案前酝酿。
众人一样屏息敛气,等待方应物的作品。却见方应物神态轻松自如,举轻若重,信笔由之,动作十分潇洒。比起刘公子的如临大敌、如临深渊的派头,仿佛要轻松自然许多,而且人物也更好看……
方应物落笔了最后一个字,退到书案边上,请众人观赏。方应物写下的一对句子,比刘二公子的要长,众人多看了几眼。
仔细看过,上联却是“大明一统,社稷巩于金瓯,忠义相传”,下联是“上寿万年,邦家固如磐石,圣德永续”。
这……
毫无心理准备的众人看过后,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点评,厅堂中又安静了下来。
方应物轻笑声响起,“诸君看过了,觉得在下写得不好么?”
“好!”“好!”“好!”
众人听到方应物的引导式问话,从错愕中惊省过来,纷纷连声叫好。比刚才面对刘二公子对联时的叫好嗓音更大,时间更长,频次更快。
上联意思大明江山一统,下联意思皇帝陛下万岁,谁敢说方应物写得不好?谁敢说方应物写得差?
谁都明白,方应物这是故意取巧,但没有人能公开指责,只能默认一声“好”。心里认定是另一回事,但嘴上必然要说方应物写的更好。
再说方应物也不算跑题,就是境界虚高了点。对联中有“忠义”二字,切合了“忠义书坊”的名字,也符合了今日开业主题。
刘二公子脸色不甚好看,心里也不服气,和这种对联比起来,他肯定是一个输字,但他也知道明明是自己的更好。
方应物谦虚地笑了笑,拱拱手道:“在下获胜也是取巧了,还是刘公子才高一筹,承让,承让!”
众人也都看出来了,这是方应物有意相让但又不失体面的做法,十六七岁的小少年在大人面前稍微耍一点无赖也是很有趣的。
而且才华横溢却进退有度,这少年倒真是个机智聪明的人!就凭十六七岁便有这份心思,前途不可限量也。
刘二公子忽的也发觉周围气氛都是很看好方应物的,而他自己却处处落了下风。想到这里,他心里更不舒服,便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了。
刘二公子昂首挺胸,狂傲地挥了挥衣袖道:“好坏自有公论,不屑与尔等共语也!”如此直接离开了书坊大堂。
先前那老叟抚须叹道:“东刘先生有子如此,甚为可虑也!”
东刘先生?方应物闻言十分纳闷,刘吉似乎从来没有这个名号,这个名号好像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