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刑讯(4 / 4)
绥远最大的烟商,在负责供察、绥两省大部分鸦片供应的同时,还在各地拥有数十家烟馆,号称是 “西北烟王”,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叶清尔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热河都统姜桂题长子娘舅。自从姜桂题出任热河都统后,就在热河准许百姓种植鸦片,同时还设有官站收购鸦片,再统一出售给各地行商。
现在整个热河是全国闻名的鸦片产区,每年的产量达数万担之多。而姜桂题之所以提倡种鸦片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鸦片的暴利,以为已谋得私利和用于毅军的军费开支,而在热河那种穷地方,鸦片的销量非常有限,于是向外分销便成为了必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姜桂题的一些亲戚便涉及其中,而叶清泉这个姜桂题的长子的远房娘舅就是其中的一人。
而实际上叶清泉更多的时候,只是姜桂题在口外的一个鸦片经销商,一个代理人罢了,叶清泉每年在两省获得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分给了姜桂题,而为了确保叶清泉这个远房亲戚不会反水,姜桂题还特意把叶清泉的家人扣在承德,当然理由是帮叶清泉照顾一下家人而已。
而在叶清泉的手中,却有一个叶清泉自己亲自做的一个帐本,上面记录着这几年姜桂题等官员从叶清泉那取走了多少银子,发来了多少鸦片。而最为重要的是数十封姜桂题本人写给叶清泉的亲笔信,这些信里大都谈及大烟分成之类的事情,而这些东西都叶清泉保留了下来。而石磊所要的东西,就是叶清泉手中的那些账本,还有那数十封姜桂题的亲笔信,这些东西放在叶清泉手里实在是太浪费了,放在西北的手中,却可以发挥出想像不到的作用,这就是一个借口一个完美的借口。
因为饱受烟之害,所以自清末民初兴起禁烟运动,普通民众始终是禁烟运动的主要动力,全国各地不仅自发地组织了许许多多的禁烟团体,而禁烟是现在国内一个充流观点,如果利用得当,西北就可以利用这些证据,以一个较为完美的借口进入热河,有了这么一个借口,西北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西北,以铲除当地毒品,以免继续对国民身体造成危害。
铲除热河毒祸,以卫人民康健,这个借口倒是非常完美,至少符合民意。更何况察哈尔大多数毒品都源自热河,察哈尔临时政府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去这么做,当然前提是石磊必须要充分发挥手中的这份证据的作用,甚至于可以对其进行一些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