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侦察营(2 / 3)
下进城。恐怕只能分批在数天内分别潜入,还有八天就是春节了,估计咱们只能在春节前后行动了,如此时一来,时间倒也足够。”看着地图上已经标名的包头城内的重要设施以及各级军官的住所,蔡锷知道了司马地用意,这种派出精兵分批潜入攻城的手段。一直以来都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常被一些土匪使用。
“不需要出动大部队,侦察营的任务就是处理掉李际春控制包头城中重要部门,只要处理掉李际春并解决一部分第四旅的指挥官,自然会有人出面收拾残局,调查部已经策反了多名第四旅的高级军官,只要我们的行动成功,这些军官就会控制部队向侦察营投降。” 听着蔡锷的话后,司马向蔡锷解释到。之所以司马会决定拿侦察营去冒这个险,实际上就是因为现在调查部已经策反了部分第四旅的军官。
这才是这次行动成功地保障。 “另外!我们并不需要分批潜入。在这次行动中将使用刚刚完成试验地 “西北号”飞艇,在星夜把侦察空降至包头城中!这将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机降作战!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将会改变战争的进程!”司马面带着憧憬的开口说到,利用刚刚制造出的西北号飞艇实行垂直机降作战,这是司马考虑再三后决定地,并且在参谋部经过讨论后。决定实施的一次军事战术上的突破。虽然在后世使用直升机实旗垂直机降作战,早已是非常普遍,但是在这个时代毕竟还是第一次,虽然其中担负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司马知道这种突然袭击,可加大成功的可能性。
“西北号飞艇?空降至包头?用那个大家伙?什么空降?”司马所说的战术方式完全超出了蔡锷的想象,虽然这些天没少看到在天空中试飞地庞大地西北号飞艇。但是蔡锷根本没有想过。可以使用飞艇把部队空降到包头城中,再者什么是空降。 “是的。严格来说并不是空降,怎么说呢?应该是索降,相比于德国的齐伯林飞艇,我们的飞艇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垂直悬停,所以侦察营的官兵可以使用绳索从飞艇上索降至地面投入战争,包头城内并没有合适的降落场,所以我们只能实施索降,而侦察营的训练科目中。一直以来都有索降这一科目,所以问题不大。”
对于蔡锷的疑问,司马当然可以理解,于是开口解释到。毕竟在这个时代这种战斗方式根本就超过人们地想像,使用空降作战是都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更何况是在这个航空技术刚刚起步的时代。这种利用空艇机降的战术方式,恐怕如同科幻小说一般。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其实最初司马是准备利用飞艇把部队空运至包头以北地山区,然后再潜入城内,但是因为调查部地情报提到,因为卢占魁的土匪武装地侵袭,使得包头城每晚天色一黑就会关闭城门,除非派之前派出部队潜入包头城,在夜间夺占城门,否则侦察营会被堵于城外,正因为如此,这个计划才就此作罢。
至于用降落伞进行空投机降地方式,司马连想都没想就把这个念头赶了出去,侦察营虽说是整个西北民团中的精锐部队,但是却从来没有接受过跳伞训练,虽然公司可以在几天内制造出足够的降落伞,但是却没有时间对侦察营进行空降训练。最终在看到西北号的技术资料时,其中提到的西北号可以悬停作业后,司马就想到了过去看到的那部美国的《黑鹰坠落》中的场景,特种部队利用绳索从黑鹰直升机上机降至地面,所以司马决定用飞艇去完成进行这种索降作业。
而机降的时间,司马选择在夜间凌晨1点至2点之间,司马相信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夜晚,无论是包头城内外的官兵还是平民在这种天气下,都会窝在被窝里,没有人会注意到空中的声响。更重要的一点是,之所以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实际上是因为司马对侦察营战斗力的信任,侦察营从最初组建的时候,也许是在后世受到电影的影响,司马就试图将其训练成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侦察营的官兵也是从整个民团之中挑选最出色的一批官兵,再加上残酷的训练和精良的装备,司马完全有理由相信侦察营可以完成这次可以载入史册的行动。
“但是如果枪声一响的话,侦察营能不能在第四旅的城内外的部队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对于这种前所末知的战斗方式,蔡锷不知道自己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评价,但是蔡锷知道这种战斗方式的出现已经改变得战争的传统进行方式,但是蔡锷知道即便是侦察再是一支精税部队,恐怕也很难在战斗这边枪声一响,那边就能结束战斗,于是便开口问到。
“枪声?呵呵!松坡,早在十二年前,H.P.马克沁就发明了可以消除枪声的微声器,而现在在侦察营专用的微声冲锋枪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装备,另外为了保障这次战斗的成功,二机厂已经生产一批微声手枪,数量足够装备到每个侦察员的手中。微声枪发出的枪响不过和我们现在的谈话声差不多,在夜里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听到蔡锷的话后,司马笑着解释到。西北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就是西北目前掌握的跨时代的技术,而正是这些技术赋予了西北民团可以使用跨时代的技术装备,进行跨时代的战斗。
司马所说微声手枪,实际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