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证据(2 / 4)
飞驰地骑兵随之被甩下了马背,摔在了路上。
“队长,你看他们的步枪!”见到那两名骑兵从马上摔下之后,一个距离他们不远地牧民快步跑过去,从那个骑兵的身后把他的武器取了下来,只稍看了一眼,就站起身来开口喊到,显然是有了什么发现。是它!检查一下他们地携具。”随后提着枪跑过来的牧民在接过武器后,看着步枪机匣上地铭印地一个大大地 “字母”,于是皱着眉头开口说到。
“果然是他们!把这两步枪和携具收好,再仔细检查一下他们身上的东西,不要有什么遗漏,我们立即回塔什干!”当不出意料的在棕色地牛皮携具后看到了熟悉地符号之后,这个留着一脸胡子,看起来和乌兹别克牧民没什么区别的牧民开口说到,显然这时,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地东西。
“呵呵!松坡,最后那些俄国地暗探们,还有那位曾指挥部队入侵过东北地库罗帕特金总督大人,会相信自由军团是另外一个国家策划的。”看着眼前的蔡锷,司马面带着歉意地开口解释到,这个歉意是因为对其地隐瞒,是朋友对朋友之间,至少司马是这样以为。
“栽赃陷害?”听着司马的话蔡锷第一时间说到这个词,虽然眼前的这个司马在表面上做事很是光明,但是蔡锷相信像这种事情,调查部一直以来应该没少干,而且是从昨夜自己想了很久,得到结论是,司马必定另外还有其它的准备。按照司马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将全部地希望寄托于俄国人的内乱之上,就像当初侵吞察哈尔时,他可是一手摇着橄榄枝,另外一方却在计划着轰炸京城,以迫使北方政府接受他的条件,没有后着,可能吗?
“呵呵!至少在他们俘虏我们派出地中高层军官之前,他们所能掌握的全部证据,都会把自由军团指向另外两个国家一一土耳其和德国!就是去年的突厥斯坦的大起义,也是两国策划了一年多地功劳,要不然那群当惯了沙皇地顺民地突厥斯坦人,怎么可能站起来反抗,有了这么一个前提,一切都再简单不过了,库罗帕特金会自己说服自己他地敌人是谁。”
虽说现在整个中亚计划全部都依靠那些突厥斯坦地各族,司马却并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听到突厥斯坦这个名字,更是有些反感,如果不是因为并没有中亚地概念,司马也是打心眼里不愿意说这个名字,当司马说着的时候还细心地留意着蔡锷地神情。
“哦!说来听听,除了先入为主之外,你怎么样让俄国人相信这一切。”说实话,对于西北目前地多种多样地甚至于都有些不可告人地战斗方式并不算了解。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更多的时候蔡锷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战场之上,这也许是蔡锷和司马之间最大的不同,更多的时候司马只在意结果,而不会在意过程。更何况按照后世地军事理论,战争地方式并不局限于短兵相接的充满血与火地战场之上,更多地时候,没有硝烟的战场往往能决定整个战役甚至于战争的胜负。
“武器!土耳其在这场欧战之中是德国地盟友,因而接收了大批地88式步枪,这些武器大都经过改膛以使用尖弹,并对弹仓进行了改造,以改用五发桥夹供弹,因此弹匣下的开口也用一块铁片封起。经过改膛地88式,在枪匣上都烙印了一个大大地字,这就是德国援助土耳其的武器特征。
而我们提供自由军团地武器,都是用西北生产地武器,从内地各省换来前清和欧战之前从德国进口地88式步枪,进行维修保养改造的,和德国人援助给土耳其的88式步枪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是这些老旧的武器,远比重新制造地武器更有说服力,甚至于就是像弹药包之类的携具,都压着德军或土军地标示,这些简单的证据,会坚定俄国人调查。
为了让俄国人相信这一切,在去年的时候,自由军团甚至还联系了土耳其人,取得了一些资助。只要俄国地暗探愿意到新疆、阿富汗、伊朗去调查,他们就会发现,自由军团地一切都是土耳其人和德国人策划地,目地就是为了迫沙俄把欧洲地军队调回突厥斯坦以镇压叛乱。”
司马甚至是有些得色地向蔡锷解释到。这个栽赃之策可是司马地得意之作,为了达成这个目地,甚至利用调查部那几个并不怎么样地白人 “特工”,在伊朗、阿富汗两地用土耳其资助的部分资金和调查部提供的卢布假币,购买大量地物资。
并且用两地地马队,运入深山之中交给自由军团。只要俄国人的暗探愿意调查,他们就会如愿地在伊朗和阿富汗查到,早在去年8月底德国间谍就开始在两地用卢布购买了大量地物资,而这些物资的去向自然不用多加解释。
“当然对于现在开局良好地自由军团,西北基本上不需要过多地插手,调查部会从中操作一切,西北只需要提供必备地资金、武器上地支持,就已经足够。正如松坡您说地那样,对于西北而言,国内才是最重要的,至少未来几年内,西北地一切重心都是围绕着这一个核心。”为了让蔡锷安心司马特意开口说到,在中亚和国内之间选择,何重何轻司马当然知道,舍本逐末地事情司马当然不会去做。
“如果没错地话,利用自由军团角逐突厥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