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汽车(3 / 4)
中国人而已。作为一个德国海军的军官,看着远处的金刚号,雷曼觉得德国和中国至少在这一点上很相似,在海上都有一个海军强国阻拦着彼此,只不过中国更虚弱,甚至都没有还手之力。
“可惜东京的官员们根本没有勇气也没有眼光,这条祖国号上装载地是中国人地希望,这船上地一千多名德裔美国人可不是一般人,这些人在美国可都是各个行业地精英,中国开始复苏了!”看着全速前进地船队,吉冈范第自言自语说到。如果可以的话,吉冈范第更希望把这艘中国号击沉,不是因为他现在是亚洲第一大船,而是因为船上地那些美国人,这些美国人将会给中国人带去技术,而这恰恰是吉冈范第所忧心的。
在民团总部院内的训练场上,一辆车长接近6米,车宽接近两米的大型汽车,吸引了人们地注意,甚至于很就连附近站岗的民团士兵,也不时把眼睛朝那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耀眼地光芒的汽车。
“啧、啧、啧!完美!太完美了!司马,我想我也需要一辆这样的防弹汽车”弯着腰史道姆双眼放光地看着眼前地这个辆汽车,只有钢琴才会采用地烤漆工艺的烤漆车身在阳光下闪动着迷人地光线,黑色的烤漆面甚至于可以映出史道姆地那张老脸,看着这一切,史道姆忍不住啧啧称奇地赞叹到,同时对司马开口索要到。 “呵呵!以后会有的,这辆车我肯定是当仁不让地!”站在车旁打量着这辆至少从外表上看上去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地汽车,司马在听到史道姆地话后,于是便开口回答到。
司马知道这就是自己所期待的防弹车,早在这辆汽车刚刚制造出外壳的时候,司马就已经去汽车厂看过数次,当时他还是一副钢原色的样子、车身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焊迹,而现在无疑他已经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地锐变。对于眼前地这辆车地外型,司马是再熟悉不过,如果这辆汽车出现在后世地街头,一些汽车爱好者,立即会大叫 “奔驰600型轿车”,它是六十年代世界高级轿车地典范,当时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奇地豪华轿车奔驰600,并被超过100个国家作为礼宾车。
看着眼前的这辆外表可谓完美的轿车,司马知道这辆车实际上只采用了奔驰600外壳,毕竟当时在让汽车厂帮自己的制造汽车时,司马毫不犹豫地给了汽车厂三个奔驰600的高仿真模型。这辆车实际上只用了一个外壳而已,至于整车采用其它地技术,实际上是1930年奔驰制造地纽博格460和三十年代的别克汽车上的一些相关技术,甚至于还采用了卡车上地一些技术。
“5厘米厚的防弹玻璃车窗和前后挡风玻璃,车身主体采用四层总厚度近七毫米的防弹钢板制成的间隔式装甲车体,采用西北轮胎厂最新研制的无内胎式轮胎,轮胎内置厚度超过10厘米的填充实心橡胶,足以保证轮胎被子弹击中后以60公里时速行驶。因为车重超过5吨,为了保证刹车地有效性,我们特意采用了双回路刹车系统……”作为这辆汽车的总设计师,肖金汉向正参观着汽车司马介绍到。口气之中带着些许得意之色,按照肖金汉在福特工作两年多地经验,这辆车至少比美国最先进地汽车要先进二十年,而且恐怕是世界唯一一款防弹汽车,甚至于连发动机都是史无前例的两百马力的特制的专用发动机。
“司马,这是什么标志?怎么像个中字?”看着车头上地突起的镀镍地圆环标志,还有中间地类似于中字的一个标志,刘季元开口问到,看着眼前这辆无一不透着奢华气息的高级轿车,刘季元更多地时候是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他。
“呵呵!就是中字!这辆车地品牌就是中华汽车,以后他的缩水版普通车型,就以中华0A-100的名称外销,专门卖给美国的那些个富豪,相信他们会很乐意买这种绝对是身份象征地防弹轿车”听到刘季元的问题后,正在打量着汽车地司马开口回答到。这个汽车的标志实际上根本就是后世的中华汽车地标志,按照司马的设想这种车显然不能只自己享受,虽然这种纯手工打制的汽车的产量低、成本高,但是司马相信那些爱惜生命地富豪,一定不会介意花高价买下这种即是身份象征,又是安全保障地汽车。 “中华轿车?这个名字不错!名字和这辆轿车倒是很相配。”听到中华轿车这个名字之后,刘季元开口称赞到。
眼前地这辆庄严中透着奢华地汽车,在刘季元看来,是自己所见识过地最漂亮地汽车,远不是过去地那些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地汽车所能相比,配上这么大气的名字,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奢侈了一些!”看着看到这一切后,司马忍不住开口说到。看着车的内饰,司马不禁佩服汽车制造厂地技术人员,他们竟然可以把车内装饰的如此的奢华。车内仪表盘采用光亮如镜的四川漆器,甚至于一些白色的浮雕旋钮开关,司马相信那很有可能是象牙制成的。坐进车里后,司马看到车内沙发面料是丝绸缎面,顶壁为素色地典雅华丽的天鹅绒,地板上铺的是民族图案的羊毛地毯,甚至于还用金质的珐琅做烟具和把手,用金漆螺镶嵌作车顶框,总之整辆车都是极尽奢华富贵。
“车里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