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混乱(1 / 4)
“国家政治名流中最有权势的人是前清的官僚。对他们来说,宪政就是沿着西方路线现代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主动赞成推翻满族朝廷,但只要能保住他们的行政优越地位,他们也不加以妨碍。他们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强大的中国,他们的榜样是西方国家和日本。在那些国家里,宪法和国力看上去显然有着联系,所以这个时代中国主流精英们,他们选择了宪政,并且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推动着宪政,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宪政对于中国而言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折磨中国人的政治动乱……
主要不是由于普遍缺乏维护自治或政治监督代议制方案的能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一直试图在基本上不完善宪法下管理他们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司马早已没有了印象,但是当看到张家口议会里喧嚣的场面,甚至于一些议员互相投掷笔墨之类 “攻击性武器”的时候,坐在席上的司马,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司马从来没有想到,那些平日里看着文质彬彬,显得儒风十足的三个特别区议会议员们,竟然还会犹如此暴厉的一面,为了一个问题,他们根本没有坐下来好好谈的意思,好像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好好谈绝对谈不出什么来,所以争执就成了必然。
“难怪后世台湾议会里头会经常上演全武行,弄了半天,还有这么一个遗传,真不知道在两蒋时期那里的议会是不是也是成天上演这样的全武行。全当看戏吧!”看着这些上演着接近全武行,几乎有些混乱的场面,司马在心里暗自想到,此时看着这些被外界称为三特别区之君子的三区议员,司马心里几乎不存什么尊重。
“嗵!嗵!” “肃静、肃静,诸君请依照会场秩序发言!”身为建省会议主席的吕复看着有些失控的局面,不时拿着木锤敲打着桌面,以使会场清静一些,此时吕复对于眼前有些失控的局面倍感无奈。
早在共和初建,就已出任国会议员的吕复在京时看到家乡要还政于民,于是便兴致勃勃带着知交好友一起回乡,一来是为了见证此次盛会,二来也是因为作为国会议员的吕复也需要为家乡张目。在最初吕复也并末想到自己竟然会被三区选为此次建省大会的主席,主持此次会议,同时还需要维护会场秩序,吕复当然是欣悦的接受了这个职务。但是现在吕复才知道,这个建省大会主席的位置,的确不是什么好位置,至少现在吕复发现自己如果不动用宪兵的话,恐怕很难恢复会场地秩序
“这些议员们好像弄不清楚情况,都弄不清楚谁才是未来西北的主人,那位坐在那里的仁兄不知道怎么看他自己掀起的这场波澜。”身为包头代表的刘澍看着那边乱哄哄争吵着的来自绥远、热河、察哈尔三区的议员代表们,刘澍摇着头叹口心说到。看着远处那位坐在席位上穿着普通士兵军衣的司马,刘澍甚至于在脑子里想像着,如果司马未被选为未来西北省省长,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数?
“飘萍兄,你看那边西北工业区代表们,他们端坐在那里的模样,就像是军人一般,相比之下,三区议员们的素质,哎!这么一盘散沙的三区,怎么可能是上下齐心西北代表们的对手。”看着一边在那里端坐着冷静的看着各地议员表演的西北代表们,曹章奂开口对一旁用笔记录着这次会议的邵振青说到。此时看着这两支完全不同议员代表队伍,曹章奂才算知道为什么西北得以控制三区。
“纪律?议会里如果需要纪律的话,那么就不需要议会了,与其那样倒不如把议会称为举手投票机器算了,想来这西北造机器造惯了,连这些代表们也在令行禁止,举止划一了。”听到身边这位《时闻报》头笔的话语,绍振青不敢赞同的开口说到。不可否认至少看起来西北代表团那六十多名代表,此时如同军人一样端座在那里,比起代表各方利益的三区四百多名议员们要规整的多,同样也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好感。但是在绍振青看来民主政治正是通过这种激烈的议会角逐进行的,如果说都像西北代表团那般讲究纪律,那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民主政治,如果那样议会不过就是一个投票、举手机器罢了,还会有什么意义。
“纪律又如何?纪律等于效率!不要忘记西北一切都是建立在铁一般的纪律上,像这种乱哄哄的场面,看着是民主,可是实际上影响了效率,别忘记了他们现在可都吵了三天了!到现在还没解决这个问题!”在曹章奂看来,面对着眼前这种混乱和拖踏的局面,民主不见得就比独断专行要好,眼前这种混乱曹章奂看到了太多,正是因为如此,曹章奂在第一次接触到西北那种铁一般纪律性的时候,就已经迷恋上了纪律, “纪律是生命、纪律是效率,纪律是一切胜利前提保证。”在西北时曹章奂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正是因为如此,曹章奂坚定的相信,中国目前的混乱,正是因为缺少像西北那般严密的纪律规则,眼前的一切就是例证。
“不可能,按人口绥远、察哈尔两地加在一起都没有你们热河多,你们热河这些种大烟的倒会打算,绝对不可能。如果那样的话,那岂不就是让你们这群种大烟的控制未来西北议会!”一个坐在绥远议会代表区内穿着青衫的议员站起来指着一边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