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试验炮楼(2 / 4)
那般来接自己,王千怡知道这个男人已经飞不出自己手掌心了,随后面带着惊喜和欢愉的表情,朝等待在那的梁超华走了过去,王千怡知道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个男人就会把他知道的关于一号炮楼的一切都告诉自己,这个意外的收获会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收益。
在王千怡朝梁超华走去的时候,全中国最豪华的列车 “西北之星”号豪华列车缓缓驶进了孔家庄火车站,从列车上下来的乘客中,有六、七名英气十足的年青人,在从火车上下来的商人、政客中显得倒是有些另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型作战技术兵器,飞机和潜艇开始在战争中投入使用,这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些强国更是在这一新兴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北方政府的中国海军在这一方面尚属空白,但是中国一批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从速建立现代化的中国航空及潜艇部队,认为中国尽快掌握先进飞潜技术兵器,可在国防建设的时间、费用和收效上取得先机,这是加强国防力量一条有效途径。
当时北方军政当局也认识到发展飞机等新兴军事装备的重要性,特别是海军总长刘冠雄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北方政府总统袁世凯从政权稳定的角度考虑,同样非常重视扩充军力,加之国内要求发展飞机及潜艇的舆论和呼声高涨,袁世凯下令海军总长刘冠雄负责统筹安排。在接受命令后,刘冠雄决定首先培养技术人才,于是便责令下属着手准备派员到国外学习航空和潜艇技术,并筹划将购置飞机等作为海军发展的后续步骤。
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欧洲已不再是留学生读书学习的理想之地,而美国大陆不仅没有战争,而且美国也是当时世界上航空和潜艇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再加在这一时期,美国政府与北方政府关系也较为密切,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为了与日本等其他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美国答应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优惠条件。
因此,中国开始考虑调派海军留学生到美国学习,这样既可使中华学子避开世界大战的战火,又能更好的学习国家所急需的知识和技术。这一次留学生派出国家明确为美国,主攻专业是飞机和潜艇制造技术,其次是舰船建造技术,为了解决他们的经费,于是海军部将战前在意大利定购的一条军舰变卖,获得地全部资金用作留学专项经费,这才解决了留学经费的燃眉之急,尤其可见其重视程度。
共和四年春,十二名经过海军部从海军各舰队和机关中挑选的留学生在北京汇集后,刘冠雄亲自带领他们,晋见了当时的袁世凯总统。随后,他又带着学生们前往中南海瀛台晋见副总统黎元洪,海军出身的黎元洪还设宴款待了他们,并致辞勉励。而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贻经等十一人则是奉令从英国调赴美国学习航空,巴玉藻、王助和王孝丰研读飞机制造技术,而曾贻经则直接进入寇蒂斯公司及其飞机制造厂专攻航空发动机技术。
在美国的时候大家牢记魏翰翁的谆谆教诲,抱着富国强兵、御辱自强的坚定信念发奋学习,即便后来随着国内政局日乱,学习、生活经费基本断绝的情况下,大家仍然半工半读坚持学习,直到得到旅美华人互助会资助后,一切才重新回到正轨。
“禹朋、蕴华,我们终于到西北了!”提着简单行李的王孝丰看着眼前这个规模很小的孔家庄火车站,有些感慨的说道。自从接受华人互助会资助以来,王孝丰便或多或少的关注着西北,直到现在终于来到了这个被美国报纸初时称为 “奇迹之城”,中间又被称为 “中国鲁尔区”,现在又被称为 “中国普鲁士”的西北。
“你们快看天上的机队!这些飞机应该是朝库伦飞行!这些飞机应该是刚出厂准备上前线的飞机!你们听它的发动机声,非常强劲、非常有力!我敢保证,这些飞机上的发动机功率绝对超过三百马力!”就在这时空中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十数架大型双发轰炸机和几十架战斗机组成的大型机队从火车站上空飞过,曾贻经指着空中的飞机喊到,作为寇蒂斯公司发动机设计工程师,曾贻经听着空中飞机的轰鸣声就非常自信地说道。
此时站台上刚刚下车的人们,都自发朝空中挥着手,现在全中国谁不知道边防空军的大名,两个月以来,边防空军因为对俄国人的轰炸而名扬海内,这些朝北飞去的机群,显然是奔赴前线的机群,人们自发的向这些卫国战鹰们挥手,祝福着他们。
“没想到不过短短两年,咱们中国竟然有如此庞大的空军!现在正值我国空军大发展之际,正是我等发扬所学之时,造出全世界最好的飞机,为打败俄罗斯尽咱们的一份力。”望着空中已经远去但是仍然可以听到机群飞行时轰鸣作响声,巴玉藻有些感叹的说道,两年前离开英国赴美学习航空时,全中国除了南苑航校和南方十几架从外国进口的飞机,再也没有任何飞机,而现在不过是两年,一切都改变了。
之所以放弃美国寇蒂斯公司飞机设计工程师和通用飞机厂总工程师职位回国,巴玉藻正是为了实现当初的抱负,更何况现在国战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