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接管、交涉(4 / 4)
不要怀疑西北保卫国家利益的决心,我们绝对不会容忍国家利益,那怕再细微的利益,在我们的手中丢失,我们收复中东路权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而现在你们就在试图在我们刚刚恢复国家权益的时候,迫使我们接受牺牲国家利益的国际监管,对此,我们的回答是---NO!……
至于中东铁路的运输,西北边防公署承诺,可以考虑组建一个由各国组成的援俄运输委员会,得到委员会批准授权的火车可以以极其低廉的费用,使用中东铁路运输各国援助物资,当然前提是必须要保证火车只能用于运送物资,而不得运送任何武装力量,否则边防军将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力!”
范鸿飞断然拒绝了芮恩施将中东铁路置于国际监管的提议,在谈判开始前范鸿飞就接到公署的指示,路权绝对不让,但是对俄运输保障可以做出适当让步,至于细节可以慢慢谈,尽管目前中美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尤其是在对抗日本的共同利益上,但是利益从来都是第一位,范鸿飞明白为什么美国人会对中东铁路表现出如此浓厚兴趣,他们最终目标是想要那条铁路,国际监管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就像四个月前,美国政府宣布向俄国提供贷款后,美前任国务卿卢特率领一个人数众多的军政代表团访问俄国,并编制了一个 “美国维护和巩固俄国军民士气的工作计划”,同时以工程师斯坦文里为首的技术代表团制定了夺取俄国经济中枢---铁路的计划,美国还专门成立一个 “铁路兵团”,准备夺取俄国铁路管理权,对俄国尚是如此更多何况是对中国!
“法国政府对于中俄之间发生不愉快的冲突表示万分遗憾,但是法国政府认为中东铁路事件是中俄两国之间冲突的一部分,而法国政府在中俄两国间最初爆发冲突后,曾经表示过持以中立政策,现在法国政府仍然坚持之前的表态,我们认为各国在这个特殊时期所有考虑应该是目前俄国国内的变局以及俄国目前新一轮的革命,会对俄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导致俄国退出战争,以及退出战争后各国的应对策略!”在不断扯皮甚至于陷入僵局的时候,康德公使适时站了出来表示了法国的态度。
早在四个小时前,凌晨六点的时候,康德公使就已经在法国公使馆和范鸿飞进行了私下会面,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深谈中,最终法国人选择了站到西北一方,原因很简单法国人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各国之间关系实际上根本的核心就是利益,美国希望铁路国际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本国利益,而西北坚持铁路自主经营同样是为了利益,这些列强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便是现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仍然存在着大量利益上的纠葛,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就给了西北足够时间在这上面和他们扯皮、谈判。
为了打破列强统一步骤,在凌晨范鸿飞一接到西北通知,就选择了在东北几乎没有任何利益存在,而只是将所有精力放在打赢这场战争的法国身上,以法国做为突破点,只要列强国家中有一个国家支持西北,那么一切就有得谈了,为了换取法国的支持,范鸿飞承诺西北作出一些商业上的牺牲,降低了对法出口部分物资价格。
法国在衡量自身得失的情况下,最终像上一次一样选择支持西北,如果说上一次是中立的话,那么这一次法国就是明显支持西北,原因很简单,法国政府和外交界明白一点,俄罗斯已经不可能对其产生任何依赖,这个陷入泥潭中的巨兽和德国媾和不可避免,既然如此倒不如牺牲其利益,为法国换取符合法国利益的东西,比如说西北调低部分物资的价格,这非常符合法国的现实利益。
“诸位,正如康德公使所言,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问题,俄罗斯退出战争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如果其和德国媾和,会不会倒向同盟国,或偏向同盟国,或者德国的媾和条件包括俄国将舰队出售或移交给德国,到时会对欧洲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康德言语间把中东铁路纠葛朝俄罗斯可能存在变故身上引,范鸿飞暗喜,加油添醋的表述俄罗斯媾和后的威胁,同时范鸿飞不得不佩服康德言语间就把话题转移到俄罗斯身上的聪明,至少今天这场谈判不可能谈出任何结果,谈不出来,那么就接着谈,反正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时间。
时间!尽管俄国已经暴发革命,但是各国还没有干涉俄国革命的念头,西北现在固然可以在俄国西伯利亚地区开展军事行动,但是如果没有协约国的支持至少是默许,到时很有可能会发生其它变故,这一场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拖时间,拖到各国意识到革命后赤俄的威胁,进而默许西北在西伯利亚进行军事行动,到时西北才能在西伯利亚完全放开手脚、任意而为,进而把那里变成中国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