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海参崴(3 / 4)
林号上只有不到600名水兵,都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中国人还没忘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旧名,或许中国人和日本一样心存借机吞并西伯利亚的念头吧!尼尔斯,给中国人派去80名,再从港口抽过去40名,派出120名水兵协助他们吧,日本人控制港口是不可避免的了,帮助中国人控制火车站和铁路是必要的。海参崴先遣支队?就是过去那支施工团赤卫队吧!这群中国人!”看着港口上登陆的日本军队,奈特知道为了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否则那些已经接管要塞的中国人可能真得会和日本人打起来,如果他们现在打起来,和国内制定的策略显然有所抵触,现在是需要美国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或许他们也期待着开炮吧!”拿着望远镜朝在半小时前升起中国国旗的俄罗斯堡垒看去,堡垒中的数门10寸火炮仍然瞄准港口,奈特便在心中如此想到。作为亚洲舰队的司令官,奈特知道中国国内存在敌日情绪,现在国内借助中国人阻止日本人的策略非常成功,但是却进一步激化了目前中日之间愈演愈烈的敌视行为,即便是中日两国军队在这里打起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位于海参崴正北的俄罗斯堡垒群,是海参崴要塞堡垒群中建设最早的一个堡垒群,早在1877年时即开始营造,同样也是最为重要的堡垒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多次扩建,所在的俄罗斯山脉末端已经被完全要塞化,这里距离金角湾泊区约4.5公里,距离金角湾入口8.5公里,从海拔100-120米的核心要塞炮兵群下望,可以俯视整个海参威金角湾。
曾经这里的要塞炮兵拥有四门356毫米和十六门305毫米、二十四门254毫米岸防炮守卫着整个海参崴和附近海面,而数量众多的152、120、107、76、57毫米速射炮为堡垒提供良好的外围防御。这座堡垒曾经和整个海参崴堡垒群构成了世界上最坚固、最强大的海岸堡垒群。
不过这座堡垒的辉煌早已不在,在俄罗斯卷入战争之后,为了加强芬兰湾等地的海岸防御力量,大量火炮被抽调至欧洲,失去全部二十门356、305毫米岸防炮和一半254毫米岸防炮以及大量57-152毫米速射炮,尽管如此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之一,而堡垒中两门直指金角湾威力强大的254毫米速射炮,更是可以威胁金角湾内任何目标。
随着日军二十四旅团登陆,日军源自德军的硬低军靴踩踏在海参崴石质路面上发出 “咚、咚、咚”的声响开始在海参崴街道上响起,按照命令他们想抢在中国人和美国人之前抢占海参崴各处要地。
当小松权兵卫率领小松大队一千余名士兵,根据青木联队长的命令,二十五分钟强行军4.6公里,赶到俄罗斯堡垒,在距离还有百米的时候,就看到堡垒外林立的铁丝网堵住道路,而且可以看到机枪堡中伸出的枪管,这一切让小松心头禁不住咯噔一声,望着所谓支那军队 “海参崴先遣支队”的防御工事,小松知道中国人是不可能让出堡垒了,小松抬头朝俄罗斯堡垒上方望去,只见两个旗杆上挂着中国五色旗和美国的星条旗。
“美国人?”在走到距离堡垒铁丝不远处,小松挥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看到铁丝网后几名穿着俄军军装,系着中国五色国旗袖标持枪的中国劳工,想到堡垒上的星条旗,小松权兵卫明白是什么给了那支中国工人组成的所谓海参崴先遣支队底气,是美国人。
“美国水兵现在应该还没有到达这里,或许还有机会!”小松权兵卫不相信那些美国水兵能够抢在日本士兵之前到达这里,于是在心下打定主意,小松权兵卫不相信中国劳工胆敢阻拦日军进入,支那工人拿了枪,他们仍然还是工人而不是军人。
“你们的,立即让开,大日本帝国皇军接管堡垒的干活!”小松中佐走到铁丝网前,隔着不到一米宽的拒马铁丝网对警戒的中国工人喊道。 “小日本滚蛋的干活!这里是中国的干活!”李天奇大声模仿小松口生硬的中国话喊道,话音一落,哨卡上几名警戒士兵立即笑成一团。
“岗田军曹!带人搬开铁丝网!阻拦的刺刀的死啦死啦的!”被人嘲笑后,恼羞成怒的小松权兵卫立即命令道。对于铁丝网上挂着用日、俄、中、英四种文字书面的 “擅闯军事要地格杀勿论”的警告根本就是置若罔闻,不过命令的时候,还没忘记提醒不要开枪。 “还!”岗田军曹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几名士兵冲上去,试图把拒马铁丝网搬开。 “哗啦!” “你们再动一下看看!老子弄死你们!”见这几名日本兵想搬拒马,李天奇和另外三名警戒的士兵立即从肩上取下步枪,拉动枪栓直抵岗田等人。
“你们的让开!刺刀的干活!”见行动受阻后岗田军曹大声喊道,随着岗田一声命令,岗田身后四名士兵便立即为步枪上了刺刀,直抵铁丝网后李天奇等人。 “弟兄们,上刺刀和小鬼子玩玩!”见日本兵上了刺刀,李天奇立即大声叫喊着,尽管施工团赤卫队不过只组建了数月,但是这几个月的训练可都是由西北军派来的军事教官负责,刺杀是西北军步兵所强调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边防军中刺刀被视为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