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农村和梦想(4 / 4)
没有太大差别,是一种类似后世合作社形式的集体农庄,基本上农场的土地、房屋都属于公司,只不过和省内农场不同,在这些农场中大都是来自各省的农场工人,靠为公司种地然后收取报酬,在农场里只有一小部分是移民农户,他们依靠承租公司提供的土地为生。
而平时各农场里的移民农户和农场工人相互协作,相互提供经济和社会服务,农忙互相帮忙,集体合作社负责购销、教育、医疗、文化等,新建移民农场由公司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和农场服务社共同规划。这些移民农场的设立实际上是根据西北省政府和外蒙古的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汗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地方自治政府达成的开发协议,根据协议西北公司收购蒙古贵族欠下各个商行的巨额债务,而作为回报,西北公司得到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汗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土地的开发权,包括了从耕地到矿产资源的开发权。
随后西北公司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在经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在六地规划了总计三千万亩宜耕地,计划建立两万个武装移民农场,用于安置超过三十万户武装移民。建立武装移民农场和安置武装移民,是最终完全控制蒙古计划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改变蒙古的人口构成,移民三十万户即可使当地人口的半数以上为汉族。
只不过因为其中一万五千多个移民农场位于宜农、水资源丰富的北蒙和唐努乌梁海,所以并不能吸引普通移民前往他们眼中的 “苦寒之地”,所以农业安置规划中心便使用了农业工人的方式,通过招工建立武装农场,这些工人在那里的工作生活会改变他们的看法,最终会从公司手中购下土地,然后将家安在北蒙和唐努乌梁海。
“你们可知道,要是在那干上一、二年,然后置办三、四十亩地,一年光收麦能卖多少钱?”话说了一半,那人便吸了口烟然后悠然自得的看着身边满面期待的十几个人,显然在钓着这些人的胃口。
“在农场里种地用的是农技所的良种还洒肥田粉,再加上从蒙古人那收的牛马粪,到时地肥的捏一把都能淌出油来,一亩地保准能收个三、四担麦,你们自己个算算吧!保准吓死你们!俺这次去西北,反正是打定主意把家安在蒙古了。”在钓了大家一会胃口后,躺靠在车厢上的男人面带憧憬的说,显然在他心里已经早已经算过无数次了。而那些被钓足了胃口的人们,都忍不住开始在心里盘算那人的话,尽管他们大都不识字,可是这种大明账他们还是能算出来。
“俺的个老天爷来,有……有……”这时一个人猛得拍了一下大腿大叫一声站起来,看那副激动的模样,显然已经算出数来,只是被那个数字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了。 “一担粮食能卖五块钱,一亩地收三、四担粮食,那么一亩地最少也有十六七块钱!要是有五、六十亩地,我的个天……”原本由于十几天来奔波劳累,躺靠在车厢板上半睡半醒的李力飞此时也忍不住在心里盘,最终得出的数字让李力飞的困意完全消失了,脑中只剩下刚刚算出的那个惊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