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华洋之争(2 / 4)
北钢铁联合企业的大多数工厂是构成这个工业区的核心组成,西北特种钢材公司,在这个拥有两百多家企业的工业区内并不显眼,不过工业区内大多数企业却离不开这家公司。
在制造大型和重型机器的重要零件、部件时,一定要把钢件进行锻造,使钢件内部结晶紧密、均匀,达到较高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它能承受巨大的应力和具有抗震、耐压等性能,而特种钢材公司就是为西北的工业企业生产大型锻造钢件。在特种钢材公司的钢板车间内,大吊车抓住烧得通红的大钢锭将其放入巨物—1200吨水压机中,块形钢锭在不到一分钟内就被锻压成规定尺寸的钢板。操纵台上红红绿绿的指示灯不断闪动,压力4000吨,8000吨,12000吨,并按照生产工序不断加压,对已经成型的钢板进行锻压,以使钢板质地更为精良,这些钒基装甲钢板在这里完成成型加工后,还要被运入渗碳车间进行渗碳处理,最终成为葫芦岛海军造船厂在建袭击舰的装甲钢。
“这真是一个奇迹!”和每一个看到钢锭如面团儿一样由水压机揉捏的场面的人一样,随老师一起来此的郝文铮看着眼前万吨水压机喃喃说道。眼前如此庞大的机器折服了郝文铮的心神,以至于让刚刚分配来实习的郝文铮有一种想要冲其膜拜的冲动,亲眼看到钢铁巨人的威力,的确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台西北重型机器公司为满足制造大型设备需求,在共和六年年初参考公司提供图纸制造的一万二千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在春节前造成投入使用后并没有按照最初设计用做重型机械生产,而只是用于为海军生产高强度袭击舰装甲钢。对于水压机西北企业并不陌生,早在工业初建期的时代,公司便拥有了十数台百吨级左右水压机,甚至于后来还自制了1200吨级水压机,当时还在国内引起轰动,但是大型水压机却是一片空白。
共初六年之前,西北最大的水压机是火炮厂使用的从美国购进的1400吨级水压机。尽管其是沿用50年代上海重机厂制造的12000吨级水压机图纸生产,万吨水压机仍然是由13个特大部件、6个工作缸、3根横梁和4根立柱,但是相比后世它的制造显然要容易得多,历史上直径近1米、长17.69米、净重80吨的立柱,电焊工人硬是采用8节铸钢件电渣焊接而成,而在这里则是一次加工而成,更没有和历史上一样因为没有大型起重设备,工人们就用几百根枕木和几十个油压千斤顶,把300多吨重的横梁顶起6米高,并使它平稳的作了360度的大翻身。不过尽管如此自重2200吨的一万二千吨水压机在共和七年三月份投入使用之后,仍然轰动了全国。
这是亚洲制造的第一台万吨级水压机,而且同时技术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中国是全世界第四个制造出万吨级水压机的国家,它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它的成功标志中国重型机械制造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可制造大型发电机、大轧钢机、大化工容器、大动力轴及其他工业所需要的锻件设备,可以制造大型轧钢机的轧辊、大功率柴油机的曲轴、大型汽轮发电机的主轴和大型化肥设备上的高压容器等,而更重要的是,有了它就可以生产一流的舰用装甲钢。
“特钢厂锻制一块装甲钢毛坯只需六个小时,但是对装甲钢进行渗碳处理需要花费4个昼夜的时间,再加上煅烧时间,制造一块装甲钢需要一个月,太慢了!舰船部是在浪费时间!”万吨水压机锻制装甲钢板的生产过程,李贺早已非常熟悉,实际上用万吨水压机锻制装甲钢板毛坯的方案正是李贺提出的。
李贺所在研究组研究的含钒微合金钢基本性能尽管已经接近甚至部分指标超过了舰船处的指标,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钢的性能,李贺在西北重机厂研制成功万吨级水压机后,便提出用万吨水压机锻压加工装甲坯板,多次锻压使钢板内部结晶紧密、均匀,强度自然更高。尽管经过淬火的装甲坯板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舰船部的要求,但是舰船部仍然固执的要求装甲钢板必须进行渗碳处理,尤其是舰船部的俄罗斯以及美国专家们。
“这就是所谓的主流,新技术不得不向所谓的主流妥协。”想到这李贺轻叹了口气,同时摇了摇头。在这个时代所谓的V0渗碳钢是全世界建造主力舰队装甲的最佳选择,在西北他们同样固执的坚持这一观点,丝毫不顾忌V0钢的生产费工费时,同时增加了装甲钢的成本。
“老师,他们以后会明白,我们研制出来的锻压含钒微合金装甲钢是在同等指标下,最佳的选择,不论是生产工时还是成本,就像公司生产的铜金钢一样,是生产汽车、火车最好的钢板!”听到老师轻叹声郝文铮随口安慰道,渗碳装甲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表面硬化工艺使钢材失去韧性而变脆,容易被对方穿甲弹击碎,尽管装甲钢表面硬度进一步提高了,但是韧性却降低了,更何况含钒微合金装甲钢的递减渗碳深度只能达到35,和增加成本以及工时并不成正比。
“或许吧!至少现在西北新造的驱逐舰用的是锻压加工的含钒造船用钢板,新技术在初期总不被人理解,就像含铜钢一样,谁能想到曾经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