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他是俄罗斯人!(2 / 5)
电子管。
而六式2W短波电台整个电台包含发射机、接收机和接收用组合干电池,共重16kg,另配一米带负荷线圈顶部辐条鞭状天线、4米顶部辐条鞭状天线和44米偶极天线等附件,需要一个通信兵来背负行军和使用。采用一米带负荷线圈顶部辐条鞭状天线时通报5-10公里、通话3-7公里;使用4米顶部辐条鞭状天线时可通报40-55公里,通话10-22公里;采用44米偶极天线通信距离约为60公里。
六式2W短波电台在行军时只能背着电台用鞭状天线边走边接收,发射时,必须停下来,电台需要7.5W电源。严格的讲,六式2W短波电台并没有达到移动通信必须的 “动中通”要求,即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而只能算是一种可搬移的通信,或称之为游牧通信。尽管存在种种不足,但是作为移动战术通信工具,在这个时代六式2W短波电台仍然是一种堪称完美的战术通信设备,全世界目前也仅有西北军装备有这类性能先进的战术电台,这些电台是西北军战斗力的倍增器。
“一连长,你们连带上6枚跳雷、6枚定向雷,再带些反步兵雷,在这里构建阻敌阵地,记住,战斗一打响你们必须要把俄军主力给我死死钉在此处,能做到吗?”指着地图上俄军主力营地和铁路桥之间的那片开阔地,黄维疆对身边一连长命令道。从俄军主力居住的村落到桥头只有400米,部队通过这片开阔地最多只需要一分半钟,要保证战斗胜利,必须要布设一个连在此处打援。 “一连长你还有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内必须布置好一切。”看了一下时间,说话时黄维疆连头都没抬。 “是!”李清云大声回答道,立即带领部队朝指定目标赶去。
两分钟后,当李清云带领部队到达指定位置,稍微观察了一下地型,立即决定按战术教材要求在这片满是农田的开阔地带布设一个梅花地雷阵,梅花地雷阵是边防军战术教材中在开阔地型布设有限雷场的一种布雷方式,源自司马从后世抄取的一个战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少量雷的杀伤力。
布设雷场非常简单先埋设一枚地雷,再在其周围一定距离画一个圆,在这个圆上每间隔60度埋设一枚地雷,这样,7颗地雷就组成一个小梅花阵。随后以这个梅花阵为中心,半径200米的圆周线上每间隔60度再布设一个小梅花阵。这样,敌人若进入雷场,不管怎么走都会遭遇至少一个梅花阵,一个梅花阵中只要有一颗雷炸响,慌乱中的敌军步兵再趟响阵内其它地雷的概率就很大。
防御雷区的布设位置不能离己方阵地前沿过近,否则一方面雷区会在敌军炮火准备中被摧毁,起不到作用,另一方面过近的雷区也会限制防御部队反冲击。按照防御雷场布设规定,必须把地雷埋设到敌军阵地前沿。
身上披着插满杂草伪装网的几十名战士在麦田掩护下,趁着凌晨昏暗的光线,潜入距离村庄不足百米的位置,随即开始按规定布设雷场。披伪装网的战士用工兵铲在地上挖了一坑后,随后从背包里取出一枚4公斤重的六式跳雷,这种跳雷曾在买卖城防御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西北军的主力野战地雷,他的原形是二战德军地雷,西北军士兵通常叫它 “断子绝孙雷”或者 “太监雷”,在战斗时,地雷先弹射到齐腰高再爆炸,致命的霰弹向水平方向射出。
“咔!”地雷保险栓被抽出时发出细微的声音,埋设好地雷的战士随即在六式跳雷分叉引信上覆盖上一层青草,然后沿来时的路径撤回阻敌阵地。设于林地田野上的阻敌阵地中,官兵已经用工兵铲构建了简易的卧射单人掩体,强于土工作业从来都是边防军的特点,在伪装网保护下单人掩体被隐蔽在林地田野间的杂草丛中,一块一米见方的单兵伪装网在战场上的作用,甚至于不亚于战士们手中的步枪。
在李清云指挥连队官兵布设阻敌阵地的同时,黄维疆带领二连以及搜索排潜到铁路桥左侧草丛中,草丛中的战士们透过薄薄雨雾看着在桥头阵地上来回走动的俄军,搜索排战士手持微声手枪、冲锋枪静静的等待着,如同猎豹一般随时准备给桥头俄军士兵致命一击。在几乎可以听到战壕工事后俄军士兵的说话声时,黄维疆脸上露出冷笑,此时黄维疆已经认定自己可以成功夺占铁路桥,俄军的警惕性实在太低了。
赤卫军尽管拥有正规军的名义,但是实际上根本就是一支缺乏训练的民兵武装,桥头前简陋的布防,甚至于都没有布设暗哨,只有几处无法隐蔽的流动哨,连西北的武装工人都比他们更专业。 “行动!”黄维疆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到了约定时间,于是立即下达了行动命令,早瞄准流动哨的搜索排战士随即扣动微声枪的扳机,二连一百八十余名官兵也同时跳出草丛,冲着最近的战壕甩出手榴弹。
“妈的,白婊子”浑身酸软的乌斯洛卡夫睁开眼睛刚要起床,背后传来火辣辣的刺痛感让乌斯洛卡夫骂了一句,然后冲地上的女人吐了口唾沫。丰满臀部的女人静静躺在地上一张破毛毯上,任由腥臭的唾沫吐到自己脸上,浑身疼痛的女人脸上挂着泪水,一动不动的看着屋顶,双手反绑的她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