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军法事(3 / 4)
员工到他们报社工作,其中也包括你,明图,到时好好干,有几位主编对您的魄力可谓是大为称赞,甚至《西北时报》周主编也打电话过来,说如果你愿意随时可到《西北时报》工作,我个人建议你去时报,周主编是司马主任的座上宾,到了那儿即便是张家口市政府也要考虑一二,到时周主编帮你从中斡旋一下,你应该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最多只需要登报道歉。”聂凤平依然没有抬头,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仍然和过去一样静静的审阅稿件。
“主编,我……”聂主编言语中充满对自己的关切,让任明图忍不住涌出泪水,声音也显得有些呜咽,如果不是自己一再坚持,如果……恐怕也不至于如此。
“好了,我说的是最坏的结果,记住了,如果咱们报社没关门,这份工资可是两个月的工资,这个月发了下个月就没有了。怎么还不出去?不需要工作吗?当记者的不勤快些,新闻就让其它人抢走了,记住,只要咱们《公平报》一天没有关门,咱们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不快去”就像平时一样聂凤平喝道。
作为主编的聂凤平需要报社每一名记者都像拧紧发条的钟表一样,不分昼夜的工作、挖出新闻、挖出大新闻,就像现在这个新闻一样,或许这个新闻会让《公平报》因无法支付赔偿而关门大吉,但是同样可以让《公平报》成为西北的知名报纸,挺过这一关《公平报》就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街头小报。
“要把《公平报》办成和《西北实业报》、《西北时报》一样全国知名的大报!”这是在《公平报》初刊时聂凤平说过的话,这也是聂凤平会发任明图文章的原因,风险意味着机会,机会意味着成功,所以犹豫两天后聂风平还是决定发这个新闻,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任明图的那句: “记者应该成为社会上的正义之声,为社会仗义执言,即便代价如远庸先生一般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自由与正义!”站在办公室窗后看着窗外这个充满朝气的城市,前所未有的愤怒在司马胸口处聚集,报纸上报道张家口官场的所做所为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一直以来司马都自许西北是全中国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最公正的地方,这也是司马最自豪的,现在有人狠狠的在司马最自豪之处给了司马一个耳光。
“我相信正义终有一天会降临人间,正义的光芒将会驱散人间的阴霾,还人间一个普世晴空。”曾经司马用最美好的期待和坚持相信这一切,尽管司马知道这一切希望渺茫至极点,甚至于自己生世不可见到那一天,尤其是在见识到太多阴暗面之后。但是在西北,给了司马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司马努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打造这个普世晴空,可现在……
“畅卿,通知陈英检察官和翁敬棠大法官过来,还有石磊,他的调查部眼睛是瞎的吗?还有……让他们立即过来。”盛怒中的司马转身拿起电话对门外的杨永泰说道。尽管还不知道事实真相,但是司马知道这件事一定要调查个水落石出,需要给民众一个交待,如果如报纸上所言,即便是所谓的合法,也同样会给民众一个交待。
陈英看着手中的报纸,愣了半晌无言,张家口官场糜烂无论是真是假,身为检察官的陈英都知道自己需面对什么。 “为民众负责!”陈英口中轻念着身后悬挂的字幅,这或许是自己出任西北地方检察官以来第一次对西北政府机关进行独立调查,检察官的权力来自于民众,自然需要为民众负责。
按照西北的相关法律规定,地方法官和地方检察官由公众选举产生,选举制改变了检察官权力授受关系,确立了检察官一系列新的权力、权威和责任,检察官不被视为法院的低级官员或助手,而是与法院平行、独立的官员,检察官也不再受制于任命他们的官吏,而是直接对选民负责,检察官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有权独立进行诉讼,且获得了必要的自由裁量权。
“陈检察官,主任办公室来电话让您立即去一趟,主任召见您有要事。”就在这时陈英的秘书推门走进来汇报道。 “我知道了!”虽然还不清楚是为什么事,但陈英仍然可以猜测一二,如果没错一定是为张家口官商勾结一事。
“方今魑魅魍魉,横行于世而能主持正义,不饶不屈者,首赖法官。法官以法为依归,法之外,绝无顾忌,是故法也者,正义之结晶,而法官之身,正气之所寄也。尔侪择业既精,操此正直公平之工作,内之可以修其身,而为圣贤君子;外之可以宏其业,而谋国利民富,其前途之光明,及其良心之愉快,为奚似耶?以较行政官虽收入甚微,不能与权势者争显赫,而不必出入于王公大人之门,趋承于军阀政客之前,清高自持,出污不染,人格之判,何啻霄坏?诚能以官为隐,自可心安理得,彼富贵而龉龊者,奚值一顾耶?”翁敬棠看着手中《法律月报》上《法官之生活》一文,文中所言是以法官人格立意。
共和以来,各地对司法官之选任,向来异常严格,就司法官任用,非具备法定资格,不能派充学习;非学习二年,不能候补;非有缺额,不能派署;派署非满一年,不得荐署;荐署非满一年,不得实授。而一般公务员的任用,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