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通牒与误判(3 / 4)
“是可忍,孰不可忍,公署一定会出兵甘肃的,如果没错的话,今天应该是下最后通牒,明图,赶紧朝边防军新闻处递申请吧!递晚了名额就满了,回头总编抽你。”坐在前排的孙尚勤向站在后面的任明图点个头关照道,作为《时报》记者孙尚勤自然有资格得到座位,在这个房间之中,只有大报社才能得到座位。对于西北善用的老一套孙尚勤非常熟悉,从热河到俄罗斯,每一次西北都用先通牒后动兵的老法子,此次应该也不例外。
当张克健从后门走到发言台上时,嘈杂的会场立即安静下来。对于张克健台下记者并不陌生,作为边防公署的新闻发言人,在过去近两年中,张克健已经不知道在这里主持过过多少次新闻发布会了,代表边防公署发布过多少次公署声明。
“诸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已经知道在甘肃发生宁海军、西军劫掠西北毛商巨额货物以及屠杀毛商之惨事。边防公署经过与受害商民家属搓商,已经向中央以及甘肃省督署提出以下五点要求。第一、要求中央解除西军统领马安良、宁海军统领马麒二人军政职务。第二、将马安良、马麒、马跃腾等参与袭击商队之官兵移交西北交由边防军军事法庭审判。第三、由马安良、马麒以及涉案西军将属赔偿西北毛商损失计三千四百七十六万五千三百六十五元整,另赔偿遭其杀害商人、镖师抚恤金三千七百六十万元整。
第四、解散西军及宁海军所部。第五、此案源头皆因为甘肃督军张广建无力约束部下而引发,就此边防公署希望张广建立即引咎辞职,以谢民众。望甘肃方面在未来一周内做出回应,否则边防公署将会在联合议会授权下采取进一步行动,以确保律法之权威。……诸位会后可以从新闻处领取边防公署就此案呈请中央处理公函,下面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自由提问。”此时站在发言台上的张克健穿着呢制中山装,尽管已经由边防军新闻处转入公署新闻处,但是仍然保持着在民团养成的军人作风,说话干净利索,没有任何废话直入主题。
和过去每一次新闻发布会一样,张克健话音一落,会场内的记者立即纷纷举手希望争到提问的机会,毕竟按照惯例一般情况下新闻官只回答三个问题,也就意味着整个会场内几十名记者只有三个人可以得到宝贵的提问机会。而按惯例第一个问题是留给《西北实业报》或《西北时报》毕竟他们是西北最大报社,要不就是西北广播电台,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报社而言,他们只能得到两个提问机会。
“请这位先生提问”看着坐在前排来自《西北实业报》记者,张克健手指过去说道,上一次发布会第一个提问留给西北广播电台,现在正好轮到《西北实业报》。 “你好,张新闻官,我是《西北实业报》记者梁佩亭,请问,如果甘肃方面拒绝边防公署提出的五点意见,边防军是否会出兵甘肃,就像克穆齐克旗案一样。”得到发言机会的梁佩亭连忙站起来提出问题,处理意见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处理意见是否会被接受。
“梁先生,西北边防军使命即服务于民众,边防军所有军事行动必须得到联合议会授权,并得到边防公署批准方可展开。如果甘肃方面拒绝回应公署提出的五点处理意见,西北边防军会在取得联合议会授权后对甘肃采取相应军事行动,当然届时新闻处会举行发布会告知此事。”张克健公式化的回答了实业报记者的问题。 “新闻官的作用就是用其强硬的态度实行讹诈,能通过讹诈得到的结果没有必要采取武力。”一直以来张克健都在忠实履行职责。
记者们听到张克健的回答后,会场内顿时再次喧嚷起来,记者们纷纷站起举手争取发言机会。 “边防公署不否认采用武力解决甘肃问题。”这绝对是一个大新闻。一直以来国内实力派最担心兵强马壮的西北军挥师南下,而现在甘肃自己找上门送个理由让西北进入甘肃,他们会放弃这个机会吗?
“这位先生,对15号坐”丝毫未理会会场内的喧嚷,张克健接着点名让另一名记者起身提问。 “我想请问张新闻官,青海毛商惨案固然为人间悲剧,然这个机会边防公署是否期待已久,有此借口边防军即可名正言顺进军甘肃、吞并甘肃,否则也不会开出条件如此苛刻绝不可能为人接受的最后通牒。”坐在15号的记者毫不留情的说道。面对15号坐记者,张克健嘴角露出高深莫测的笑意,是《奉天时报》记者,看着会场内期待答案的记者,张克健缓缓说道: “杀人者偿命、夺财者赔钱、玩忽职守者去职,天经地义”。
“杀人者偿命、夺财者赔钱、玩忽职守者去职,天经地义”马安良看到西北边防公署的通牒,喃喃的在口中重复这几句话。 “西军完了”放下最后通牒马安良感叹道。当西北最后通牒一下,任何人都明白一点,自同治十年后,父亲马占鳌用一招乘胜乞降积下的河州西军的基业,随着马麒在青海对西北毛商大开杀戒而结束,现在盛怒之下的西北根本就没留一丁点活路给西北,无论是解散西军或是巨额赔款,都要彻底灭掉西军。
“七千万!就是把西军上下家业全部卖完,也卖不了这个价啊!西北军根本就是想借机吞并甘肃,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