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纵虎归山(3 / 4)
杨永泰看来那几名文职的谈话几如妄想,甚至自己还特意告戒那几位同僚不得妄言,尤其是他们身居主任办公室秘书这一要位,他们任何妄言在外界看来都有可能代表主任办公室的意见。
按照计划一旦复兴党赢得竞选,既会以通过法案的方式确定总统与内阁制政府的权力,全面解决一直困扰中国的府院纠葛,以结束现在中国政权架构的混乱局面。内阁制的政府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总理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
至于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仅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总统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
总理责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当然按照未来的议会授权,新一任的总理权限大得超乎人们的意料。至于总统,仅只会做为一个最普通象征存在,甚至于连图章工具的权力都将会被剥离。
或许,妄谈或许是未来的解决之道,回忆一下那几人的妄谈,徐子敬在脑中整理了一下,将来实行的责任内阁制的新政府给了徐子敬足够的理由去提出这个 “妄谈”,这或许意味着一个机会。 “先生,或许我们可以迁都西北!”迁都西北?徐子敬话震得吸烟室内的司马、吕仁等人一愣,所有人都没想到平日里从不发一言,仅只是最普通的文秘职员的徐子敬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建议。
“迁都西北!”原本一直在思考着他事的司马有些愣愣的。这个戴着副高度视近视镜的年青人,司马并不熟悉,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不过他的提议,显然是个不错的解决之道。迁都西北! “那个……”司马话音未出,杨永泰恰时的给司马解了围。 “敬祥,先生让你来这边,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从观景窗边走过来的徐子敬走到吸烟室的中央,向司马恭敬的鞠了躬, “先生!”然后才半着沙发做了下来,在坐下来的瞬间徐子敬感觉自己的呼吸似乎都有些急促,这是自己进入主任办公厅后,第一次有机会在先生面前发言,自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敬祥!随意些,不用紧张,先喝口茶。”见恭坐在沙发上的年青人有些紧张,司马连忙好声宽慰道,同时示意服务员送来一杯茶。
先生的随和与关切让徐子敬不禁心生感激,徐子敬从未想到有一日自己会得到这般礼遇,以至于端坐在沙发上的徐子敬有种 “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先生,我说的迁都西北,并不是指广意上的迁都,如未来冒然提起迁都之事,只恐会徒生波澜,相比迁都西北,恐怕国人更倾向于迁都南京,毕竟那里才是大多数国人认同的首都。我所提到的迁都,准确的来说是将行政首都迁往西北。”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之人,这是千古不变的致理名言。喝了一口茶后,徐子敬便有理有条的说着自己的看法,或许那几位同僚给了徐子敬启示,但是在几分钟之内整理出大框架,却是得益于平日的积累。
“行政首都迁往西北?”徐子敬提到的这个名词让司马感觉有些诧异。身旁的幕僚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也是同样有些迷茫。行政首都这个名词在司马的印象中,好像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是的,先生!将行政首都迁往西北,以此堵悠悠众口”徐子敬肯定的说道。曾在欧洲六年的游学经历,使徐子敬远比他人更理解首都的意义和作用,亦是在欧洲的见闻让徐子敬想到行政首都这个名词。
“先生,在明代我国亦实行双首都制,京城和南京各有一套六部班子,南京户部尚书没有北京户部尚书的实权。当然明代的双首都制不过只是象征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京城看成明代的行政首都,而南京则是明代的法定首都。先生,即便是在现代欧洲仍然有双首都的先例,像荷兰即实行的是双首都制。
上个世纪初,荷兰首都从海牙迁往阿姆斯特丹,但是其王宫、议会、首相府和中央各部仍留在海牙,而现在阿姆斯特丹仅为法定首都,而海牙却是其行政首都。行政首都是指目前国家的行政部门所在地点,而法定首都是指国家宪法规定的首都。先生,我们也完全可以依着葫芦画个瓢,作为国家象征的总统府、大总统之类府方仍旧留于法定首都的京城,而国务院以及中央各部则迁往西北,行政首都设于西北,想来比直接迁都更易被国民接受。”
望着被自己的提议惊呆的先生以及杨秘书长等人, “目前的那些理由还不够”,徐子敬在心中对己如此想到,现在必须要给先生还有大家一个更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