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燃烧吧(1 / 4)
国防空军918基地,三个多月前,也就是共和十一年一月,当52轰炸机联队200余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来到后的第二天,在基地三号机场,联队长李定一面对飞行员说到: “你们来到这里,就要接受困难、接受艰苦、接受寂寞!你们是来准备战争,而不是接受训练!”从那天起三号机场便成为52联队菜鸟们学习操纵H-17轰炸机的飞行学校。
王立鹏记得在进入机场的第一天,他和其它战友一起冲到机场维修工作区。第一次看见H-17,从空军各个轰炸机联队抽调出的精英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敬畏,当看到庞大的H-17轰炸机时,每个人都会惊叹于科学的倡明,人类的伟大。
“它有5000马力动力,而H-2轰炸机,仅仅只有1500马力。当第一次驾驶H-17升空,感觉每根神经都受到刺激,但真正的刺激直到我自己操作时才体会到。轰炸机引擎动力操作很复杂,涉及节流阀、螺旋桨螺距等的设定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它难以置信的巨大尺寸、四个强力引擎以及众多设备仪器,几乎每一样都令我惊叹不已,我不知道是多么杰出地设计师竟然能设计出如此复杂的轰炸机,这真是人类的杰作!”
趴在机场跑道旁草坪的木箱上,王立鹏在日记不无恭敬的阐述对H-17的敬畏之情,52联队训练异常辛苦,王立鹏尽可能挤出时间写日记,像即将上机前的片刻空闲。 “长官好!”就在这时戴墨镜的教官走过来,王立鹏连忙起身立正敬礼。柴教官是西北人,来这里服役一年半了,他是第一批完成H-17训练的飞行员,因为飞行技术出色,所以被选调至52联队充当H-17轰炸机的飞行教官。 “稍息!在写日记?好习惯,不过日记本离开基地时需要上交,明白吗?”
基地保密制度出奇严厉,记日记没人阻止你,但当你离开时,日记本会被没收。 “明白,长官!”稍息后双臂背在后腰王立鹏回答道。柴世荣笑了笑: “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长官,准备好了,我很高兴将由长官带飞,执行任务!”王立鹏知道柴世荣是整个基地最优秀的飞行教官,他飞出的轰炸机线路像尺子一样精准。
正是柴世荣教会自己如何读取量表,如何使用开关,如何操作襟翼和方向舵,如何起飞、降落,如何保持水平,如何转弯,飞行时飞多高多快,以及对一个飞行员最没用的东西,如上面的高度、后面的跑道或者机场的汽油。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出错,或者犹豫,长官就对自己痛骂不已。
记得两周前,柴教官教自己在夜间飞行时如何使用H-17上的无线电罗盘,如何回到基地,如何与其他基地和地面联络点联系,如何在仪器帮助下驾驶等等,他和自己按程序飞了几次之后,在离基地大约还有1公里或者更远的地方,来了一句 “我困了,你把我们带回基地吧!提醒你一句,飞机油料只够支持一个小时!”然后往座椅上一靠,真的睡着了。
尽管天空中繁星点点,月光胶洁,但地面上一望无际,没有任何标示的沙漠,成为王立鹏最大困难。当时自己几乎冻僵了,在飞了半个小时后,感觉迷失方向的自己手足无措。而他睁开眼时,只是冷冷说了一句 “还没到基地吗?要么你把我们带回机场,要么我把你淘汰。”这是王立鹏听过的最冷酷无情的话。
当时柴教官还接着说: “我不会发慈悲让你从这儿结业,说你已经准备好驾驶十人组的四引擎轰炸机,我不会这么做。如果你找不到机场,那就只好收拾东西,错过在轰炸机部队服役的机会,直到找到另一个你想要的位置,但不会是轰炸机飞行员。”总之,长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任何错误,用他的话说:轰炸机部队的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数十条无辜生命消失。”
天空万里无云,柴世荣知道今天是执行任务的好天气,对于远程轰炸训练,柴世荣并不陌生,一年来,柴世荣已经带出数百名飞行员。 “没压力是好,但别想轻松,这事并不容易。一千五百公里的远程模拟轰炸,需要进行四小时的编队飞行,别以为你飞了六次大编队,这次你是带队长机,知道吗?”他像是对王立鹏微笑,但语气依然严肃。 “你应该知道,这次进行的是实弹训练,所以,容不得有任何失误,没有第二次机会明白吗?”
对于基地的命令柴世荣感觉诧异,为什么会挑选尚处在训练之中的52联队执行这次任务,这种试验任务原本应该由最优秀的联队执行,而这一次却让52联队出动执行。柴世荣知道王立鹏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教,但空军高层已经等不及了,难道……联想起报纸上的新闻,柴世荣尽量不让自己多想,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训练,必须要在空军派出他们之前,让他们成为合格的H-17驾驶员。
十几分钟后,伴着H-17起飞时发出的轰鸣声,52联队四十五架轰炸机在短短十五分钟内接连升空,随后在空中汇集成一个庞大的联队级轰炸机编队,朝着东北方向飞去,他们的试验靶场在东北方。
穿着厚实的空军防寒服,同时还穿着防弹衣的机枪手不时旋转着球型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