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赶班(4 / 4)
研制、生产、推广,但另一个方面,却直接受第二机械集团的投资和管理,有机化学研究所就是过去的国科委第三研究所,一年前被西北集团代管,尽管已转入民用研究,但从来没有停止对军事化学的研究,不过表面上,人们永远只知道这里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农药研究机构。
“……直接使用现生产的305毫米以及600毫混凝土破障弹壳体,将装药改为X化合物,化合物可以使用与药室同尺寸规格塑料容袋,这样可以保证在使用非密引信时,化合物不会发生泄露,根据我们研究所过去的试验,采用塑料容袋充容X化合物,其至少200小时内不会发生泄露,1000小时内泄露量都是可以接受的,对人体伤害微乎其微!”
施明德对舒志泉介绍道。在等待舒主管来时,施明德就仔细翻看了集团转来的技术要求,要满足集团公司提出的技术指标和时间,不能像过去一样遵守常规,只能利用现在炮弹直接改造,改造并不复杂,只是直接更换填料。
“就这简单?”对于特种弹舒志泉接触不多,毕竟特种弹的生产更多是集中在有机磷化学研究所的下属工厂,公司只是负责下达任务,同时提供弹壳体,舒志泉印象中每一种特种弹弹壳体设计和引信设计都至少需要几周时间,这一次怎么这么简单?
“先生,其实特种弹并不复杂,他和普通弹并没有太大区别,过去之所以单独设计弹体和引信,实际上是为了保证其在运输、储备过程中不至发生泄露,如果采用内置容器的话普通炮弹也可以装入化学弹,不过相对的,使用普通壳体和内置容器,化合物装料会减少一些,大约是8%-10%。”施明德在回答时笑了笑,很多人都把化学弹想得太过复杂,其实复杂的不是弹,而是化学毒气,但如果掌握生产方法和技术,化学毒气生产并不复杂。
就像X化合物一样,两年前未能掌握规模化工业生产技术时,只能少批量生产,每天仅只生产近百公斤,而且纯度有限。两年前俄裔化学家阿尔布佐夫加入有机化学研究所后,其在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中加入阿尔布佐夫反应式,这才解决了大规模生产的问题,而且毒剂纯度同样得到提高。两年前,X化合物日产量不过只是以百公斤计,而现在却可以百吨计,当然前提是对西化集团有机磷农药生产线进行调整,生产X化合物,一直以来研究所的试验工厂仍然只是保持低量生产,以满足国防军基本储备需求。
化学装料的多少并没有问题,现在的问题在于产量和时间,这才是舒志泉最关心的问题。 “那你们下设工厂可以在5天内改造出足够的炮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