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送他们回家(2 / 4)
一侧站立着上千名身穿军礼服的驻突国防军官兵,而在桥边两侧每隔数米就站着一名童军,手持国旗,在等待迎接什么。
上午九时九分,大桥两端铁门同时打开,随后两端各有一名军官和一名士兵朝桥中央走去,数分钟后,两名军官各自站在大桥中央白线两边。走到桥中央的阿布拉莫维奇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中国中校,非常随意的行了一个军礼,红军并没有军衔,阿布拉莫维奇是莫斯科派来协调交还中国侵略者尸骨的联络军官。
“根据你们提供的埋藏位置和我们胜利后掩埋地点,一共找到756具远征军尸体,还有更多遗骸正在进一步挖掘核对。你们外交官总喊叫你们付出数千万元,但知不知道我们为了挖掘侵略军遗骸费尽心机,绝大多数尸体已经腐烂,成为一堆白骨。搬尸队的同志事先都要经法医培训,学习解剖学及分辨人骨的知识,因而才能准确对死亡侵略军遗骨进行查对和登记。你们自己掩埋的尸体嘴里含铭牌,可被我们掩埋的都堆到一起,要从数万具尸体里搜寻,工作量巨大,幸亏你们士兵衣领上有人造丝领标,否则将更困难。”
阿布拉莫维奇看到中国少校强压怒火的模样,让他感觉颇为兴奋,这正是他的目的。 “信守承诺,你没有被遗忘!”陈忠君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司令部的座右铭,强压下心中怒火,作为国防军战俘战斗失踪人员联合核查司令部军官,迎接葬于敌区英灵归来是最重要的职责。
“阿布拉莫维奇指挥员,非常感谢贵方的努力。”冲俄国军官敬了一个军礼,至少俄国人提供的铭牌和领标经过两天核查,并没有造假,也造不出来,铭牌是不锈钢制造的,而领标则是用耐腐蚀的涤沦布制成,这种原料俄国尚不能生产,而且上面的编号和名单也是对应的。
“现在开始交接吧!”阿布拉莫维奇不耐烦的回了个军礼,随后冲身后挥挥手,接着几辆卡车开过来。将侵略者尸骨归还,并不是阿布拉莫维奇心甘情愿,而他更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耗费如此多资金将士兵尸骨赎回去,而且还特意运来双层镀锌钢板制成的棺材。
苏俄一侧望着倒驶过来的卡车,卡车上站着十二名身穿陆海空军礼服的中国军人,军人身上穿着做工精良的呢制礼服,再看看已方身穿泛白旧军装的士兵,阿布拉莫维奇轻轻叹口气, “万恶的资本猪国家可真够富裕的!”苏联卡车在距离分界线10米的位置停车,而中国卡车则在同样位置停下来,跳下车的官兵便在桥面上放置两个钢制的支驾。
交接过程非常简单,每当四名红军士兵从卡车上抬下一具银白色棺材,将其抬到分界线后,分界线另一侧站立在两侧的中国六名海陆空官兵会先列队默哀三秒,随后才接过棺材,在棺材完全进入突厥斯坦一侧后,将其放在支架上,那六名抬棺人恭敬的将国旗覆盖在棺材上后,才会朝卡车上抬去,另外六名站在卡车旁的中国士兵就会随着口令缓缓抬起右手行军礼。
“很无聊的仪式!让普通士兵享受将军的待遇!”站了几个小时的阿布拉莫维奇对中国人的仪式评论道。中国军人神情凝重,不断重复程序动作,每一次缓缓的敬礼和他们唇间轻吐出的话语,阿布拉莫维奇能够觉察到心头的触动。 “忠诚!荣誉!”曾在中国公司工作过的阿布拉莫维奇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突然间阿布拉莫维奇右手不自主的想朝上抬起,最终他还是克制住冲动,如果抬起右手,最好的结果就是到劳改营报道。
756具远征军遗骸交接过程从上午一直进行到傍晚,才宣告结束,望着最后一辆搭运4具灵柩的卡车在仪仗兵护送下驶离大桥,阿布拉莫维奇明白了,为什么在喀山中国军人死战不降。
坟墓是每个人必去之地,祭奠或者居住,位于西北市忠烈祠是中国最大和最著名的国家军人公墓,长眠在这里被视为安息者的光荣,军人付出生命,在这里得到荣誉。呈半圆形的国家公墓周围树木蓊郁,园内芳草如茵,墓地绵延起伏,洁白的墓碑整齐的排列在公幕山头上,宛如庞大军阵,蔚为壮观。
今天空中阴云密布,忠烈祠前站立无数胸佩白花的男女,人们轻轻垂首。无名墓前身着墨绿色戎装,扛步枪的卫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点象征军方仪式中最高致敬,这是在向为国牺牲的军人致敬。
站在公墓旁的号手吹响《熄灯号》后,两名仪仗兵抬着一个由松枝、柏枝与白莲扎成的花圈敬献于无名烈士墓前,花圈上有一条红、黄、蓝、白、黑五色国旗缎带,大总统黎元洪和总理司马跟在仪仗兵身后,两人神情肃穆,并排行走。在两人身后是国防部长蔡锷、外交部长顾维钧等国务院各部部长、总长,随后是国会各党派首脑,整整数百人的队伍。
默哀三分钟后,黎元洪和司马二人走到无名烈士墓前,单膝下跪,将手中两朵鲜花放在摆满鲜花的幕前,随后几分钟,每一个军政要员都重复同样的动作,以单膝下跪的方式,在幕前放下鲜花。为国尽忠者高于世间一切,这是中国永恒的准则,无论官职大小,在烈士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