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小市民的奋斗 > 第334章

第334章(2 / 3)

们答应,日本离亡国不远矣!”如果媾和条件勉强可以接受,早就接受了,不仅国民希望结束战争,皇太子也希望结束战争。 “田中,如果不与中国谈判,签定和约,战争继续下去,即便日本不被彻底打垮,也有可能重演大正六年俄罗斯之祸,明白吗?”比起战败,西元寺公望认为红色革命更可怕。

“明治28年,伊腾首相与清国宰相李鸿章在下关签定下关条约,当我国提出割让台湾,赔款两亿两白银时,田中,你是否记得谈判中两人的对话?”田中义一一愣,随即点点头,下关谈判被视为帝国无上荣耀,国民甚至在下关谈判的春帆楼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今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之所以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正是得益于那场谈判。

伊藤博文: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辩?李鸿章:总请再减。伊藤博文:无可减矣。李鸿章:不许我驳否?伊藤博文:驳只管驳,但我意不能稍改。李鸿章:台湾不能相让。伊藤博文:如此,当即遣兵至台湾。事易时移,新加坡谈判不正是春帆楼谈判的翻板吗?只不过中日两国地位调了个个。二十八年前,春帆楼里,李鸿章受尽屈辱,但帝国丝毫不肯让步,屡次以再战威胁。李鸿章无回天之力,离开春帆楼,留下千古骂名。

在新加坡,三国联合施压,中国仍不肯无条件停火,他们是做出了让步,向世界表明谈判的诚意,但在割地、赔款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上,寸步不让,割地足让政府垮台,而高达140亿赔款却让日本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不堪重负。

“田中,下关之耻,春帆楼之恨,永远埋在中国人心中,日本受辱避无可避。”西元寺公望轻轻的回答。

田中迷迷糊糊回到自己官邸时,见秘书铃木太郎担心地看着自己,苦笑道: “西元寺倾向接受中国的条件,从他那里我得到一些信息,皇太子对我已失去信任。因此,我决定放弃改组内阁,辞职。”接受中国的媾和条件是结束战争最好办法,但田中知道他们希望自己辞职前,勇敢的承担卖国的恶名,战争是自己发动的,现在需要为停战负责。

“阁下!在战争最关键时刻怎么能辞职?”铃木大吃一惊,他没料到首相竟然要辞职,这样做是对日本的不负责任。

五月十五日下午,所有内阁重臣都到齐了,会计室充满阴谋的空气,经过近一个月私下沟通,会议目的明确。 “我请诸位注意,即使田中内阁改组,国民也不会支持田中。”内务大臣铃木喜三郎警告。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反驳, “……仅仅谈论倒阁是不负责任的,有什么把握能成立一个更好的内阁呢?新组内阁可以结束战争吗?如果田中辞职,谁愿意出任首相与中国媾和?或者说有把握击败中国军队?”

高桥是清反驳让众人哑口无言,是啊!田中辞职后,他是轻松了,可下一任内阁需要面对是战是和的难题,如果停战就需要接受中国人的条件,但是接受这个条件……谁会愿意出任首相?

“倒阁与否,下届内阁是强是弱,这都不是问题之所在。”商工大臣中桥德五郎插嘴, “国家危急关头,必须更换内阁,而且要尽快更换。” “如果组建新内阁,请我入阁我也不去!”文部大臣三土忠造说出了大家的心理话,田中内阁解散,组建新内阁,所有人都不会加入注定将会被国人仇视的 “卖国”新内阁。

最后,他们还是抛出一个方案,要求田中承担责任,战争是田中挑起的,自然应该由他来结束,一切都非常合理,但前提是,田中必须要 “勇敢”的接受责任。

“……承担失败责任,或许是我能为帝国做出的最后的贡献,但高桥君,你认为战争失败在什么地方?”穿便服的田中对向来反对战争的大藏相提问。如果世间有后悔药,田中非常愿意喝下去,但可惜没有。

“帝国用羸弱的实力击败俄国,导致我们过于自大。欧战初期不是有人要和德国人一起挑战米国人、英国人吗?对中国战争失败,很大程度源于盲目自大,完全无视中国的进步,中国今非昔比。战败对于帝国无疑是剂良药!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我国不会忘记惨痛教训!”高桥很郁闷,田中发动战争源于对中国进步的恐惧,希望通过战争中止中国的高速发展,屡次赌赢的日本,这次输了个精光。

“我现在醒悟,几年前,帝国就落入中国人的圈套。如果可以的话,举行和谈的地点,我希望在西北市,我需要面对面与中国总理会谈,亲自和这个把帝国逼入死地的中国人谈一谈,或许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田中对日本惨败一直不能理解,回想起来,中国人早有预谋,处处领先一步。即便帝国遭受惨无人道的轰炸,国际舆论依然偏向中国,中国总理假惺惺的表示,对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非常遗憾,愿意向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需要日本保证援助药品等不被用于前线,当然帝国未能给出合理方案前,中国不会提供一剂药品、一片纱布。中国一直在扮演被迫应战勇于抗争的弱者,其实中国人想要绝不只是关东州,关东州只是借口。

“我也很想看看他,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