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时代的开启(2 / 3)
不必为日本送死。中国军队是解放琉球,而不是入侵琉球。琉球无战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中日在两国在西北举行谈判后,为了争夺谈判桌上的主动权,琉球群岛军事目标才开始遭到轰炸,而轰炸并没有影响到琉球人的生活。
为了让琉球人抵抗中国军队的入侵,日本宣传机构在琉球群岛宣称 “中国人登陆后,会杀死所有男人,强奸所有的女人”,当琉球遭受轰炸后,驻琉球二十三军和琉球人意识到,战争不久之后就会降临,在二十三军和民间防卫队准备坚决粉碎 “入侵”时,如惊雷般的消息瞬间传遍琉球,中日两国于7月7日签定《共和中国和日本帝国和约》,根据条约规定,1875年后被日本占领的中国国土琉球群岛即日起归还中国。
和约让自称 “世界五大强国之一”的日本殖民地尽丧,日本人的自豪感荡然无存,泪水中包含悔恨和解脱,但解脱之余,怒火中烧。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政府上下嘴唇一动,帝国 “领土”冲绳就割让了,与朝鲜和台湾被日本人视为殖民地不同,绝大多日本人认为冲绳是帝国领土的一部分。
全是一群卖国贼!悲愤莫名的日本人在得到和平后喊出 “斩近卫头以谢天下!”的口号,同时,却并没有多少人喊出 “撕毁媾和条约”、 “帝国与支那再战”的口号,迁怒他人,显然比勇敢战斗安全,人们怒气冲冲的指责媾和条约 “卖国”,但同时长松了一口气,指责别人可以减少屈辱感,在某些人引导下,日本列岛数千万民众将怒火指向 “赤军”,是赤军叛乱导致帝国战败遭受屈辱。
四十万琉球人却用一种异常复杂的心态去面对 “占领军”。 琉球人到底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琉球人是战败者,还是战胜者?琉球是被解放,还是被占领?7月8日,当中日和平条约内容传至琉球群岛,人们迷茫了。根据《共和中国与大日本帝国和平条约》,国防军先遣部队以及接收特派员将于15日到达琉球首府守礼,即日本帝国冲绳县首府那霸,会同日本帝国驻琉球军政首脑办理移交手续。
根据《中日和平条约》附文《琉球接收事宜详案》规定,自接收东京命令起,即7月8日,日本帝国驻琉球武装力量官兵留营、武器悉数集中进入仓库,各级军官需约束下属不得妄动,等待中国接收部队以及官员到来。同时协议规定中国将派出商船将日本帝国驻琉球武装部队以及愿返日移民送返回国。
日军武装部队撤离起于7月8日,由中国政府出资雇佣中立国籍商船将先期撤离人员运送回国,根据详案商定,至15日前,日军驻琉球群岛武装力量需撤离50%以上,即4万人。驻琉日本军人,经历从震惊、失落、迷惘到庆幸的过程。
琉球都城那霸,第二十三军司令部地下作战厅内,数百名二十三军军官,包括司令官梅山次郎,穿上整洁华丽的军服,戴上白手套,佩带勋章军刀,肃立端坐,潸然泪下。不甘心失败的青年军官们和一部分士官、狂热士兵,军官骑在战马上,向过往行人散发传单,上书:日本皇军军官,绝不承认媾和条约,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保卫帝国神圣的领土。
我们向日本全体官兵和全体国民宣布:我们的目的是挫败敌人阴谋,保护天皇,保全国体,我们耿耿于怀的不是成败,我们并非出于个人私利,为了忠于国家这惟一的正义事业,我们准备置生死于度外,我们衷心恳求全国人民及全军官兵能理解行动的意义,与我们一道为保全国家、消灭天皇身边的卖国贼、挫败敌人阴谋而战斗!
琉球人一时之间很难适应身份的转变,但他们知道,新统治者并不比日本人差。同样,绝大多数日本士兵,对狂热军官的鼓动毫无兴趣,他们已经饱尝战争磨难,媾和让他们解脱,毫不犹豫的选择服从东京的命令。
“帝国同意将琉球割让中国,作为军人,必须服从天皇的圣断,别无选择。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帝国最大的敌人,是旨在毁灭帝国、杀死天皇的赤军……”面对麻木的国民,不甘失败的军人陷入疯狂,当他们的尝试变成笑话,他们选择用酒精麻醉自己,烂醉之时,失去约束的士兵抢劫酒店、袭击城内外平民、强奸妇女,进行最后的疯狂和宣泄。
第二十三军司令官梅山次郎等人选择默视,既然这里不再属于帝国,帝国军队就不需要再维护秩序,混乱持续三天,直到中国提出严正抗议,并紧急空降协调员交涉,威胁将追究二十三军连带责任,二十三军才开始维持秩序,收缴官兵武器,约束其不得妄动。台湾海军陆战一师,在焦急的等待接管琉球的命令。
即将被解除了武装,又没有赢得支持的三千两百三十六名军官、士兵以及不甘心失败的平民,集聚在第二十三军司令部大门前的碎石操场,排成纵队向皇宫方向鞠躬,国家的战败让他们心中充满耻辱。
他们周围挤满围观人群,有穿汉服的琉球老人,也有身着西式服装的年青人,还有外国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员。琉球人对日本军人恨之入骨,过去三天,7万人的那霸,数千妇女遭到强奸,上千人遇害。西方人则怜悯的看着日本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