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对抗之路(2 / 3)
离身体。整齐的营地变成屠场,密集的弹雨肆虐营地。
炮弹密度让杜尔曼深信,至少被两个团以上的兰芳军队包围,重型炮弹口径至少在105毫米以上。营地内到处都是燃烧的帐篷和残肢断臂,伤兵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惊恐的尖叫声汇成了一片。突然一声剧烈的爆炸,杜尔曼感觉被猛烈的气流掀起,重重摔在泥沼中,意识开始模糊。
“长官,长官”勤务兵不停推动长官,从遭到进攻到现在长官还没有下达一个命令,各个连队都在盲目本能的组织反抗,但反抗显得如此微弱,步枪零星火力根本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 “魔鬼!”杜尔曼看到敌人已经冲进营地,三五成群交替掩护,错落有致地进攻,手中自动步枪喷吐出棱形火舌。
一名手拿步枪的士兵腹部被击中,血和肠子洒落一地。更多士兵根本没有武器,面对屠杀,只能惊恐地跪倒在地,高举起双手。冲入营地的魔鬼,一边疯狂扫射一边用荷兰语嘶吼 “缴枪不杀”。 “投降!”躺在泥沼中的杜尔曼惊恐的下达了命令:投降!
黎明,丛林被迷雾笼罩,定居点附近的河水带着淡淡的红色,风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满浑身泥污的荷兰俘虏,坐在地上惊恐地看着脱去伪装的 “魔鬼”清点战利品,还侥有兴趣的试射缴获的武器。曼休看到几个丛林魔鬼不怀好意的盯着负责带路的土著人商量,便为跪在稻田边的土著祈祷。
丛林魔鬼似乎在抽扑克牌,然后其中一人抽出手枪走到土著人身后, “砰!”身后传来的枪声让杜尔曼浑身颤抖,但他并没敢回头,心中为自己的未来祈祷,他们真会遵守国际公约,善待俘虏吗? “杜尔曼上校,你们的战争已经结束,你的决定拯救了一千六百名年青人的生命,你们可以得到国际公约保护,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人身边。”
明白荷兰上校的担心,孙仲康安慰对方。同时心中暗自庆幸杜尔曼的 “果断”。遭到袭击后不到十五分钟,就选择了投降,尽管内心非常鄙视这个荷兰人,但这让自己少了很多麻烦,至少不需要付出无谓伤亡。 “如果我知道,只损失不到五百人,绝不会投降!”杜尔曼腹诽。为什么会下令投降?是茫然还是恐惧?
“长官,为什么不……”杜尔曼被带走后,严福川对长官的命令疑惑不解。押送战俘是个麻烦,所以黑骑士大都会干净利落的处理掉俘虏,同时散布恐惧的气氛, “丛林魔鬼”的名号意味着血腥和死亡。 “有时候俘虏地作用比死人更大。”孙仲康意味深长地回答。
此时,丛林上空响起直升机的旋翼声,坐在泥地上的曼休目瞪口呆地看着空中怪模怪样的飞机,这是飞机吗?望着降落在定居点空地上的直升机,杜尔曼才明白,为什么派出搜索队,也没有发现 “丛林魔鬼”的踪迹,他们就像中国伞兵,利用飞机,可以出现在任何地点。 “至少战争对我来说结束了!”杜尔曼不无遗憾。但战争还远没有结束,直到其中一方坚持不下去。
清晨,国旗仪仗队的军靴在共和广场石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广场上挤满观礼的民众。共和广场升旗仪式已经成为西北一处重要景观,每天都有大量民众从全国、全世界赶来参观。
“如果战争爆发,每一个中国人都将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将战争进行到底,不胜利,不收兵”。中国的强硬态度,让英、美、法三国意识到战争威胁不会取得效果,既然战争威胁没有效果,那就继续外交谈判。
“不可能!告诉英国人还有荷兰人,兰芳必须获得全面独立,享有全部权力,这是我们的底线。在流过这么多血之后,绝不能出卖兰芳利益。”司马不容质疑的对顾维钧说道。在英、美等国斡旋下,荷兰人答应让兰芳获得与荷属东印度同等地位,仍效忠荷兰女王,享有比荷属东印度更多自治权。一年前,司马和兰芳华侨可能会同意这一方案,而现在……
总理毫不犹豫的回绝让顾维钧忧心忡忡,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中国与三大列强尤其英国关系非常紧张,适时的让步必不可少。英国已经做出让步,如果一味强硬…… “总理,外交部认为,这已经是各国的极限,而且自治条款对兰芳同样有利,效忠也只局限于表面上的效忠。各国之所以同意自治方案,是因为兰芳自治后,对东南亚独立风潮的影响,会降至最低。”
“子川,我知道你的顾虑。外交的艺术在于拿捏分寸,争取利益最大化。之所以拒绝,并不是要固执己见。现在列强的让步,即不是让步也不是妥协,他们在试探中国的底线。我们要抓住机会,帮助婆罗洲同胞,争取更多的利益。”司马并不是合格的外交官,但资讯发达的后世媒体、网络,让司马从新闻中见识到太多 “外交手段”,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几个著名的 “无赖”国家精彩表演,司马照葫芦画瓢而已。
“子川,兰芳共和国必须得到事实上的承认,为了避免未来不必要的麻烦,共和国必须要被接受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兰芳共和国将与荷兰王国处于平等地位,而不是荷兰王国的下属。这是兰芳五百万华侨的底线,如果接受英国的方案,就意味着兰芳得到自治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