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人道主义灾难?(2 / 3)
时建造六艘,大大提升海军实力。对中国而言,大洋舰队只是时间问题,没有任何经济或技术问题。
见查尔斯与顾维钧因比例问题再次对峙,斯坦利连忙打圆场。美国经济足以支持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人的亡国危机感会令中国人即便是当掉裤子也会把军备竞赛进行到底,但英国不行,如果英国卷入军备竞赛,只有毁灭, “先生们,我想我们还没有到以举国之力、以破坏经济为代价进行前所未有军备竞赛的时候,不是吗?”
如果不是知道中国人的底线,查尔斯真会以为中国人愿意军备竞赛,是时候抛出底线了。 “顾维钧总长,出于维护太平洋和平的诚意,我国愿意接受10:6.8的比例,同时保证不在太平洋西部兴建或加强海军基地。” “顾维钧总长,英国也将停止组建远东舰队,停建新加坡海军基地,以此做为对中国安全的保障!”
两国的让步让顾维钧陷入沉默,程壁光曾向自己透过底,海军接受的底线是:与美国的比例为10:6,甚至10:5.8都是可以接受的,英美之所以做出让步,显然是进入圈套了。在心中感谢情报部门的同时,顾维钧装做沉思,一直沉默了数分钟, “查尔斯国务卿、斯坦利首相,我们要求美国、英国必须无条件支持兰芳独立,作为回报我国可以考虑这一比例。”
中国把兰芳独立作为让步的前提条件并不出斯坦利的预料,但支持兰芳独立是不可能的,在东南亚享有大片殖民地的英国,必须顾忌连锁反应。 “顾维钧总长,我们尊重兰芳人要求独立的意愿,但鉴于英国以及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特殊利益,两国很难接受兰芳全面独立,希望贵国给予理解!”
“斯坦利首相、查尔斯国务卿我国做出让步的前提条件就是兰芳必须独立!以此为前提,我国方能做出实际性让步。我国之所以让步,并非恐惧军备竞赛,而是出于保护桥民的职责。兰芳战事已经持续七个月,荷兰军队以及东印殖民军伤亡超过5.5万人,在兰芳国民军战俘营中关押着六千名荷兰战俘,战争造成约五十万兰芳平民死伤。
我国国会多次就兰芳人道主义灾难召开听证会,在我们谈话时,我国侨民正在惨遭荷兰人杀戮,我国国民的忍耐正在一点点耗尽,愤怒的情绪正在聚集,现在我们或许可以在这里畅谈发生在兰芳的人道主义灾难,但如果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南中国海游戈的舰队,随时都有可能根据国会授权,在兰芳展开人道主义救援以及护侨行动,届时希望英美理解!”
理解是相互的,顾维钧再一次提到兰芳的 “人道主义灾难”,在这个世界尚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这个词最初出现在总理就兰芳问题发表的讲话中,从那时起 “人道主义灾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话题。
从六月起,遭受惨重打击的荷兰军队,为了打击兰芳国民军,在土著人的建议下,采取一切手段破坏村庄、农田,并把占领区民众朝兰芳控制区内驱赶,以达到拖垮兰芳共和国经济,不战而胜的目的。上百万平民沦为难民,华侨尚可得到侨社、中国的帮助,而且移民大都是农场主,农场焚毁后,带的粮食足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生活在难民营中的数十万土著人,却没有那么幸运,饥饿、疾病、死亡是难民营土著人的命运,随后中国情报机构通过精心策划,耗资数百万元巨款,利用 “自由记者”在欧美世界主流报纸上报道发生在兰芳的 “人道主义灾难”,兰芳的饥饿与死亡震惊了整个世界。
荷兰政府显然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和技巧,甚至生硬的拒绝了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红卍字会援助灾民的请求,理由是:任何对婆罗洲地区的援助,结果都将延续反叛分子的存在,并导致民众遭受更多苦难!这更刺激了各国同情弱者的心理。
兰芳共和国及中调局,不失时机的利用同情心,展开一轮又一轮的 “人道主义轰炸”。在英属沙巴、沙捞越,每天都有数千吨粮食、药品甚至武器源源不断运到兰芳,其中不乏欧美人道主义者的捐助,英国则对此保持沉默。
“人道主义灾难!”当斯坦利、查尔斯听到这个词后,无奈的对视一眼。发生在兰芳的人道主义灾难死了几个中国人?死去的都是土著人,可现在饿死在难民营中的土著人却成为兰芳人最有利的武器,在欧洲人看来无论是兰芳华侨或是兰芳土著,都是黄种的兰芳人。
欧美各国的 “人道主义”者们对荷兰人如此残酷的对待平民非常不满,甚至在荷兰国内都有议员公开抨击这种行为。荷兰大主教因贝尼呼吁荷兰人帮助 “为争取自由”而遭受残忍对待,濒临死亡的兰芳人。面对国际国内压力,荷兰人只得改变处理兰芳问题的方式。此次荷兰之所以参加华盛顿会议,原因之一就是在解决 “婆罗洲危机”,而解决婆罗州危机的根本却在中国。
“支持兰芳独立,有违各国利益,但可以换一种双方都可接受的方式,比如联邦制,参考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模式的联邦制。”查尔斯适时提出美国政府的意见。数百年来,弱小国家的利益从来都是被出卖的,在破译中国人的密码后,美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