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南下(2 / 3)
在同一个时代,曾经生活在他的领导之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荣幸!”司马受到国人高度赞誉,称他为:中国的华盛顿。
这反而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人们认为华盛顿退去是因为不可能继续连任,美国人不会接受,但司马却在国民挽留中离开,只为捍卫共和国的尊严,宪法的尊严。 “宪法是神圣的,不容质疑与修正的,它是共和中国百年之宪!”从那天起,国人真正意识到共和中国宪法的重要性。这是司马竭力追求的,让人们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才会去悍卫它。
在司马喝茶,吸烟时,两名特勤局特工静静的坐在旁桌,装作喝东西的样子,但茶水未动丝毫。尽管司马已经去职,但仍能享受到特勤局特工的保护,包括家人,保护会直至死亡,只不过规模比过去小很多。
“但愿到上海能解决这个小问题!”两天前从西北市政厅借出资料后,司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即便在西北也有几十万人生活在中途之家,其中很多人已经生活多年,问题必须解决。但相比西北,上海的问题最为严重,上海超过二百万人生活在官方或私人的 “衣橱”中。司马决定去上海,一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去 “南方”考察。
问题怎么解决,司马也没底。问题是房价高、物价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问题良多。而上海却是中国 “橱居人”最集中的城市,数量占到全中国的60%以上,甚至更多。吸完烟准备离开时,见服务台后颇为秀气的女孩冲自己笑笑,司马微笑回应,得意自己魅力未减。
“胡姐,刚才那位先生,觉得很面熟?”秀气的服务员望着朝卧铺车厢走去的中年人,他刚来时没怎么留意,但离开时,自己礼貌的向他微笑,那人也笑笑,细看觉得非常象……,但却不敢确定。 “小兰,还别说,那人一进来我就……” “拿一瓶二锅头。”罗小根打断两人的谈话。火车上的物价和市场上完全一致,没有铁路公司愿意冒巨额罚款的风险,擅自涨价。更何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随意涨价是自寻死路。
“啊!我想起来了!”就在罗小根伸手拿酒瓶时,年青的服务员一声尖叫,满脸兴奋,突然从柜台下拿出一本书,指封面照片, “是他!先生在我们车上!” “你说谁?总理在车上?在那?”罗小根看到书面封皮上的照片,难以置信。先生在火车上,怎么可能?全中国都知道先生在他的庄园里享受退休生活,偶尔会到荣军院探望老兵。
先生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退伍老兵,而且正是他第一个提出: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他们为国家付出的牺牲,足够享有一定的 “特权”,并竭力促使《军人权力法案》通过,每一个退役老兵都非常感激先生。
“你没看错吧?”另一个服务员极不确定的看着中年人离开的方向,先生会坐火车?而且那人的打扮,就像一个去南方旅游的 “财主”,没有一点总理的模样。 “先生真在火车上?” “没错,我肯定没看错……”叫小兰的服务员兴奋的坚持。别人可能看错,先生怎么可能看错,客厅里的总理画像挂了八年多,不过照片中的总理还很年青。
“先生真在这里?”罗小根尽管怀疑,但仍朝卧铺车厢走去。卧铺车厢门大都关着,隔着门可以听到车厢内的说笑声,但罗小根知道应该注意什么。走过两节车厢,见一车厢门口站着两人,罗小根知道找到了,看两人眼中流露出警惕,罗小根确信无疑,先生真在车厢内,罗小根心跳加快,但却很犹豫,打扰先生合适吗?
站在门边特工望着不远处徘徊的年青人,已经在那徘徊五分钟了,而且并不是车厢里乘客, “小伍,你去看一下!”在同事朝那人走去时,他的右手轻轻撑开衣服,做好抽枪准备。先生在位时坚持将公民合法持枪权写入宪法,导致枪支泛滥,偶尔也会发生恶性枪击案件,令保镖不得不谨慎。
“先生,有事吗?”小伍打量这个人,此人显然当过兵。 “我没有恶意!我……我想见见先生!”说出这句话时,罗小根觉得心脏砰砰乱跳。注意到对方眼中的激动,小伍将走道一堵, “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请你离开!”
望着车外平原上金色的麦海,司马无法平静,十二年了,第一次距离家乡这么近,尽管仍有数百里之遥, “婉儿,还有三十分钟就到徐州了,从徐州朝东走几个小时,就能到我的家乡!”丈夫多年来从未回过家乡,陈婉云非常不理解,人们常道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可为什么他从不回去。
“要不,我们……回去看看?”回去!回家乡看看!自从离开国务院后,司马一直有此冲动,但每次都止步不前,不是近乡情怯,而是害怕,谁知道蝴蝶翅膀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也许…… “我甚至不知道家乡的模样,对家乡,根本没有记忆!”摇摇头,司马寻找了一个借口,那本书把自己的一切解释的清清楚楚,家乡对于自己实在太陌生了。
“人的生命应扎根于家乡的某个地方,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受到土地中深沉且温柔的血脉,因为那些奋斗的人们,因为那萦绕在耳边的乡音。因为当你未来见多识广时,仍然能想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