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自由的(2 / 3)
者与更有产者组成的国家”、 “一个由中产阶级构成的国家”。司马笑笑,这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所努力追求的。
“先生,你曾说过所谓有产,就是指每一个家庭拥有一套住房和一定积蓄,这是未来十年,我国国民需要达成的目标。但是先生,现在每年都有大量青年、农民进入城市寻求新生活,他们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与父母同住,买房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收入高的不成问题,但中国普通工人收入只有四十至八十元,其中超过半数在四十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更低。
他们无法购买房屋,就不可能成为有产者,同时他们收入的40%以上用来支付房租,40%或更多来解决吃饭问题,20%甚至更少用于积蓄以备不时之需。先生,在此基础上,有多少人能成为有产者?住房租金、生活费榨去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财产,让他们买房的确强人所难。先生,在近郊买房,只需千元左右,但却很不方便。目前我国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即便西北市亦是同样。
以上海为例,住于近郊社区的家庭超过三成,不得不用分期贷款购买汽车,更多家庭都有买车计划,这样又带来道路拥堵,进一步增加了民众的负担。如果在市中心买房,至少要花出三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除了租房,根本没有选择!但现在上海市区内公寓平均月租为37.50元,沉重的月租让人们不得不选择多个家庭合租,长安居、大不易,今则上海居尤不易焉。”
罗小根注意到自己说话时,先生一直在沉思,偶尔点点头,显然赞同自己的观点,这让原本忐忑不安的罗小根受到鼓舞。从罗小根的话中,司马知道,问题实际上和后世的住房问题并没有任何区别,本质上就是高房租、高房价和低工资之间的问题,后世那么多 “经济专家”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根本就不想解决。
“小根,问题我差不多清楚了,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先生的期待让罗小根深受鼓舞,从文件包中取出方案, “总理,两年来,我和事务所合伙人,还有复旦大学经济系几名教授,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商讨出一个方案,在郊区建立廉租房!” “廉租房?”司马一愣,过去西北曾尝试过廉租房,但在操作过程问题良多,现已转售私人。现在廉租房大都由企业承建,租予职工。如果由政府操作,六联号之类的事情不可避免。
罗小根没有留意到先生的诧异,自顾自的介绍方案, “先生,我们重新设立了一种规范化的建筑,把房屋建造分成二十七个独立步骤,先铺设混凝土板,再安装预制柱、梁和木质外墙,最后安装室内电器。各工种施工队伍在每个楼里重复特定的任务,所有工序井井有条。公司还大批量买进原材料,子公司或分包工厂生产木材、混凝土。
木材都在工厂按照预定尺寸切割,混凝土采用预制构件,将尽量多的工作在现场以外的工场完成。详细分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批量生产技术,可以尽可能提高建造速度,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当然,鉴于《国民防空法案》的要求,我们会在混凝土板下建制简易地下室……”解释方案时,罗小根从文件夹内取出一份资料,激动的向先生展示 “新型国民住宅设计”。
翻开资料,司马很吃惊,因为它的设计理念超出自己意识中的 “国民住宅”概念,是独立带院落的住房,完全不同于西北曾经推行的公寓式楼房,报纸上曾讽刺公寓式住宅是 “巢穴”,不过却可以减少土地资源占用,降低成本,最重要是…… “等等!房子是独立院子,而且木头建筑?”看着图纸上的院落式房屋,司马失去兴趣,用木头建房,亏他想得出来,难道他忘记当初中国空军是怎么烧日本的了吗?
“先生,美国教育家乔治.埃默森曾说过:拥有一处有花园、有树木、有地方让孩子们安心嬉耍的温馨房舍,必定成为每个人节制、行善和节俭的强烈动机。过去两年,我们走访过五千余人,其中一半购买了公寓,另一半正拼命为拥有房屋而努力。买公寓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因为收入令他们只能买得起公寓,如果可以选择,他们更愿意住进自家的院子,而不是巢穴式的公寓!”
对于罗小根的调查,司马认同。毕竟拥有自家院子是很多人的梦想,自己过去也有同样的梦想,没有人喜欢巢穴式的公寓,但公寓有公寓的好处,最直接好处就是节约土地资源,更何况木质建筑,容易燃烧。
“先生,木材要比混凝土以及砖块便宜,建造同样的房子,用木材可以节约15%的成本,所有木材都是从东印度、马来、暹罗、越南购买,不会砍伐中国一棵树!至于防火,这些房屋并不像日本建筑,间间相连密不透风,他们是独立的院落,每套住房都有数米的间隔构成防火带……”
虽然和自己构思中的 “国民住宅”不同,但正如他所说,每个人都梦想拥有自己的独立院落。在西北,早期修建,位于市内的公寓,超过八成都已经被转售多次,主人一有钱,就会立即卖掉公寓,住进小别墅。过去四年,西北市民宁可住在距离工作地点超过三十公里的郊外,亦不愿意住进只有三公里的公寓,院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