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谁能拯救(2 / 3)
否认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但是……当选择真摆到面前时,司马犹豫起来。
“应该怎么做?”看着面前诸人,司马不禁怀疑当初的选择,为了让中国实业拧成一团,自己一手缔造了以地方商会为核心的财团。而现在这个财团早已经影响到了政治。就像现在,他们答应做出承诺,但同样需要自己给他们一个承诺。是接受或是拒绝?持续八个月的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不断增长,国民信心和耐性被磨砺殆尽,前所未有的情绪在国民的心头蔓延。
“……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曾经美好的生活渐渐远去时,曾享有富足、快乐的人们不禁询问,谁还能拯救中国?”共和二十年六月十六日,一夜之间,所有报纸都在向国民问一个问题,似乎中国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人们阅读报纸,不禁回忆起曾经令人们激动、亢奋、安定而富足的时代,难道好日子真要结束了吗?如何生存,出路在哪里?中国人举目四望,曾经美好的时代,似乎只存在于记忆之中,中国到底怎么了?什么时候美好的生活才能再回到中国人身边?
“谁能拯救中国?”全中国报纸都发表了署名为 “山穷水尽”的社评文章,只有一家报纸没有转载文章。《西北时报》在中国影响力排名前三的报纸出人意料的保持沉默,而是出人意料在头版刊载了一张照片,一副整版照片。是那个转身离去的背影,在照片旁边多了一个图片,是国家档案馆陈列的共和大中国宪法原件照片,《西北时报》用照片提醒国人,提醒人们注意。
《西北时报》又一次与众不同。国难思良相,家贫思贤妻,之所以所有报纸都会刊载那篇文章,是出于对时局的担忧,谁能拯救中国?文中提到这个问题后,人们自然想到一个人,但西北时报却相反。 “我们不可能改变人们的想法,现在老百姓比任何时候都希望他站出来,像过去一样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只有他才能给老百姓信心。”周树人靠在沙发上眉头紧皱,这或许是唯一方法,但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结果。
“不错!老百姓需要他,工商业更需要他,甚至连政府都需要他,可是宪法呢?共和国的尊严呢?我们的追求呢?我们……”邵振青颇为激动,以至说话时,夹着香烟的手指都有些颤抖。王先斌未加思索打断主编的话,作为一个在报社工作十年的老记者,王先斌很难理解邵主编对先生的警惕,别人永远都是共和分子,似乎只有先生是潜在的独裁者。
“宪法?主编,宪法那一条款规定了总理只能连任两届?又有何条款禁止他人隔届连任?即便美国尚有连任两届的总统谋求隔届连任,为什么中国就不行?为什么中国,这就和宪法尊严挂钩了?”刘润峰对王先斌的话颇为赞同,将烟蒂拧灭在烟灰缸内。
“是啊!宪法尊严。当年先生为维护宪法选择退隐,之所以如此,是为了给中国建立全新的政治传统。现在政治传统已经建立,即使隔届连任又何尝不可?先生接手国家时,国家四分五裂,陷于内战边缘,可他留给人们一个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实业经济空前发达、国民安居乐业的国家。可现在呢?工业已经倒退了四年,杨内阁证明应对危机乏身无术,此时,迫切需要能带领国家再次振兴的领导者。”
四人从昨天下午接到稿子后,就开始不停的争论,争过来争过去争出的结果就用两张照片作为头版,一是先生离去的背影、一是宪法原本。 “但是,不要忘记这件事背后的阴谋。尽管他同财团会面前,报纸上就已经出现希望他复出的声音,但为什么会在其接见各财团后,复出呼声会扑面而来,或许他同财团达成了交易!”
邵振青觉得自己是个阴谋论者,就像司马退出政坛时自己曾怀疑这只不过是他以退为进的阴谋而已。 “停止裁员、保持工资水平,如果这算是交易的话!”周树人点燃一根烟,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或许先生和财团的交易就在于此。各地财团两天前先后发表声明,声称没有任何裁员、降薪计划。甚至西北化工、中汽等公司还提高了薪金,而一部分公司则把薪水恢复到十九年十月的水平,这种反常表明其中必然有内幕交易,或许交易代价就是先生复出!复兴党推迟召开党代会就是佐证。什么样的理由会让复兴党在大选年推迟召开党代会?”
周树人深邃的眼中流露出忧虑, “我和飘萍看法不同,先生复出不可怕,可怕的是未来中国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最应该担心的事情。先生复出无疑将会给大部分国民以信心,这正是现在迫切需要的,但当中国再次把权力交到先生手中的时候,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深吸一口烟,周树人忧心仲仲。
“未来中国?如果这一关过不去,未来还有中国吗?”王先斌语气中带着绝望。沉默!总编室四人静静的一言不发。其它三人都知道王先斌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实业是中国的根基,现在连根基都动摇了,国家还可能稳定吗?一旦国家不稳定,等待中国的会是什么?内战四起?还是一场新的革命?
安固里庄园小餐厅外的仆人不时用余光瞥向餐厅紧闭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