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青年(2 / 4)
老家了!” “力子,你咋不回去,在老家你不还有几亩地吗?刨地也比熬日子强。”
罗栓吐瞅着佟力,这后生脑子活、勤快,就是没遇到好年头,要搁在早些年,指不定早发达了。 “回老家?从老家出来,我就没想这么回去!”尽管已不再是当年十八岁的少年,但佟力却不想灰溜溜的回到乡下,丢不起那个份。很多人失业后坚决不肯回乡下,正是怕丢人,他们还期待时来运转,只有彻底绝望的人才会回到乡下,当老实本份的乡下人。坚持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
二月五日,农历年二十九,除夕,鹅毛大雪,一个满面风尘的年青人走下火车,相比兴高采烈从各地返回,抢在除夕夜前回家的旅人们,年青人神情凝重。 “闲人免进贤人进、罪客勿来醉客来!”看着书桌上新写的对联,吴稚晖满意的点点头, “吴妈,让人把对联贴在大门上!” “吴府” 瞅见大门上的匾额后,沙希程忐忑不安的按下门铃。
“请问先生有何贵干?”仆人诧异的看着风尘仆仆的年青人。 “这里有一份名贴,请转呈你家老爷。”说话时沙希程将名帖递给门后的仆人。如果父亲还在西北,自己根本不必这么麻烦。可父亲在月前就回了江苏老家,父亲的朋友中仍在西北市而且能帮自己的只有吴伯父了。
两年前自己从水利工程系毕业,利用在西南修建水电站的所得,先后六次勘察岷江、乌江、涪江、嘉陵江,行程三千公里。通过实地考察,对这些地区的水文地貌有了清晰的了解,对治河问题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当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后,看到流域治理工程,欢喜的同时感觉担忧。担心在一个星期前变成现实,一个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提案,出现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中。
接过名贴,仆人看看年青人,今个可是除夕,此人怎么不识礼数,那有这个时候上门拜访的。 “伯父,这个时候前来打扰伯父清静,实是无奈而为之,我想让伯父代为引见总理!”刚一看到父亲的世交,四届内阁教育总长吴稚晖,沙希程急不可待的说出来意。
“见总理?”吴稚晖诧异的看着这个年青的子侄,在这个时候?年三十去见总理? “万里啊!今天可是大年三十,总理也要休春假。这么多年没来了,先在伯父这里住几天,等过完春节,伯父一定为你引见总理。叔薇!你们有六七年没聚过了,这次一定要好好聚聚!”吴稚晖笑说着,吩咐厨房准备午饭,心里琢磨希程请自己引见总理的原因。
无论身为教育部总长,或是出任国务院顾问,还是现在在国家工业复兴委员会内任职,吴稚晖都不愿意为亲朋世交引见总理。很多时候他们是谋求一个晋身机会,而先生一直以来都很反感这种行为,所谓内举不避亲在他这是行不通。但吴稚晖却不会拒绝引见这个与众不同的年青人,毕竟吴稚晖早就有意将他引荐给总理,这个年青人很有才学。
“伯父,此事刻不容缓,希程这里有一份报告,原本想转交国会,但担心国会讨论、听证会耽误大事,因此才会麻烦伯父。”说话时,沙希程从背包里拿出自己在火车上写的报告,递交过去。 “这……”瞅见报告封面上工整的楷书,吴稚辉眉头一皱,拿起来仔细翻看。看完整份报告,吴稚晖毫不犹豫, “你先去洗澡换衣服,我带你去见总理!”
“婉云,还在生我的气吗?”司马抱歉的抱着妻子,翰墨不能回家过年,让她这个当妈的极不适应,如果不是自己阻拦,她真会开车接翰墨回家了。 “那有你这样当父亲的,翰墨才十二岁!翰翔、兮巧、兮晴都盼望翰墨回来给他们带礼物,你却不让他回家过年。”陈婉云埋怨。其它人把儿子送进公学就足够了,他偏偏把儿子送进少年军校,说什么要让儿子变成男子汉,其它人的儿子就不是男子汉吗?
“过完春节不就回来了吗?他们和皇家少年军校举行联演,不只是翰墨不能回家,还有几十个同学都在俄罗斯不是吗?”轻抚婉云的脸颊,司马想解释,但最终还是没有解释。十年后,战争爆发之后谁都无法置身其外,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提前帮他做好准备,不至于让他手忙脚乱的上战场。
这时一名特工走过来, “先生,门卫处打来电话,稚辉先生来了!” “稚晖?他怎么这个时候来?”司马诧异的看了一眼时钟,是下午四点半,今天可是除夕,不过年了? “稚晖先生,今天可是除夕,我这里有酒有菜,但绝不留客!”司马开玩笑的说。同时,好奇的看着他身后的年青人,不是稚晖的那几个少爷,除夕带个陌生人来这,为什么?
“总理,您好,我是清华大学水利系助教沙希程!”见总理好奇的盯着自己,沙希程连忙自我介绍。 “哦?年青有为啊!”司马忍不住多看了两眼,非常年青,大约只有二十一二岁,如此年青就成为清华大学的助教。 “总理,他是教……”吴稚晖刚想开口介绍自己时,沙希程立即打断伯父的介绍,自己不是为谋求官职而来,不必借父亲的名声。
“总理,今天冒然请吴顾问代为引见,是因为一件忧心之举,我得与你谈谈!” “万里” 吴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