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阴谋(2 / 3)
时机不够成熟,我们要等待最恰当的时机,给予苏俄最致命的一击。等等、再等等,是父亲唯一的回答。
父亲是中国总理,出发点当然是为了中国,而自己是俄罗斯帝国皇储。俄罗斯人等待了太久,最近两年,俄罗斯聘请了多个游说团体,游说中国出兵欧俄,但父亲的态度……今天的动作颇有逼迫的意味,但自己没有选择。
“皇太子殿下,请问你今天的演讲,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帝国已经计划收复欧俄?”一名记者打断了彼得的思绪,彼得连忙扭头同记者周旋,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记者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只能说,收复欧俄是俄罗斯帝国十数年来从未来放弃的职责,这是我们的责任……”
“松坡,陪我走走吧!”蔡锷知道司马复杂的心情。行走在墓碑间司马弯下腰将一块墓碑旁的些许未剪断的草掐断,随后将杂草装进口袋,尽管墓地草的高度规定是三十厘米,但墓碑旁总会有遗漏的杂草。离开公墓时,顺着忠烈祠前的山坡往下走,雄伟的公墓,有一种庄严沉静的美感。
“松坡!如果有一天……我愿意永远留在这儿。” “他很聪明!”蔡锷答非所问,用叔伯式的口吻夸奖彼得。拍拍手上的草屑,司马无奈的笑笑,作为一个父亲,的确为儿子感到骄傲,至少他今天的演讲触动了很多人。 “是啊!他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最能够挑动中国人的情绪。正义事业?什么时候中国成为了正义的悍卫者?自由卫士?”
儿子将老子的军了,利用今天的场合、环境,轻易向中国人灌输了一种理念,前所未有的理念,而且正是国人梦寐以求的,就像后世所说,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蔡锷同样无奈的笑了笑,彼得悄悄的送了一顶不可拒绝的高帽给五亿四千万中国人,而且中国人非常欣慰而欢喜的接受了 “不怀好意”的高帽。
“国民非常高兴的看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价值,国民非常享受 “自由卫士”、 “正义使者”的感觉。我们无数次的告诉国民自由的价值、正义的价值,而国民早已经接受了这种观点,并为国民的自由而骄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国民接受的教育中,无数次的重复这一个观点:自由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为了自由可以牺牲一切,宁做自由鬼、不做奴隶人!
司马从衣袋里掏出手帕,擦拭身旁的墓碑,墓碑非常干净,白色的手帕擦上,没有一丝灰尘,可见看守公墓的第四步兵团官兵非常用心。 “赵三树、光绪二十六年至共和十六年。我们的荣誉是忠诚!”念完墓碑上简单的碑文,司马充满婉惜, “他只有十七岁,为了自由付出了生命!如果没有战争,他的儿女已经上小学了,而他却被埋在了这里。”
“是啊!当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只有稀落的几个墓碑,而现在……”望着绵延看不到尽头的白色墓碑,墓碑下的忠魂仍然像活着时一样,排成方队等待检阅,随时听候祖国的召唤,想到年青人的付出,蔡锷神情黯然。尽管得到了荣誉,但他们付出了年青的生命。
“118954!这只是西北国家公墓,每个省都有国家公墓……我们付出太多了!”当提到这个数字时司马热泪盈眶,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年青人葬身沙场,多少家庭失去儿子、丈夫,值得吗? “我们是付出了很多,为了自由总要付出代价的!牺牲是值得的,用极少数的牺牲,保护了五亿四千万国民自由的生活,远离极权的威胁!”婉惜的同时,蔡锷显然不认同司马的消极。
“砰、砰”远处的步枪齐射声打断了司马的思绪,朝远处望去,一场葬礼正在进行。司马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司马感觉胸口发堵,轻柔的风送来一阵阵军号声,军号手在演奏《熄灯号》,低沉的熄灯号声告诉所有人,一名军人将永眠于此。距离数十米时,司马止住脚步,蔡锷则冲着军棺行军礼。年青的少妇依靠他人搀扶勉强站立,失魂落魄的注视着覆盖国旗的军棺。
此时,站在棺边六名戴白手套的军士,按照规定步骤,沿中线合拢国旗,将其折叠成三角,所有动作都是按照军事法典的步骤严格操作,无论将军或列兵,葬礼都会严格按照军事法典要求进行,并不会因身份而有不同,无论生前是什么军衔,但在这里一律平等,都是为国尽忠的忠烈。一名军官双手捧国旗缓步走到伏在棺上痛哭流涕的少妇身后……
单膝下跪、表情肃穆的司马跟着念奉旗语, “这面旗帜,以一个感激的国家和共和中国国防军的名义,献给您!用来感激您的丈夫为国家做出光荣、忠诚而可敬的服务,谨以这面旗帜表达整个国家和国防军的对他的感激之情!”司马的声音有些颤抖,如果再次爆发战争,这绵延看不见尽头的白色墓碑会增加多少?十万?二十万?百万?普通的数字让司马发自内心地感觉恐惧。
悲痛欲绝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远处的这两个人,葬礼结束,人们离开后,司马和蔡锷静静的站在原地,沉默不语。冲着远处的棺材行了一个礼,司马轻叹, “走吧!”
转身离开时,无意间一个白色墓碑上的铭文引起司马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