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轴心(2 / 4)
判前,任何人也别想弄清楚他的意思。感觉无奈的松冈慢吞吞继续说下去,把每一个字眼都说的清清楚楚。
“当亚洲出现势力真空时,身为亚洲保护国千年之久的中国,或日本,都应该履行共同的责任:保护亚州,帮助亚州饱受殖民统治的国家赢得解放,现在条约草案在我手里……”说完后,松冈再一次沉默。而顾维钧微微抬抬肩膀,取下夹鼻眼镜,开始擦拭镜片,眯缝着他那双老花眼,仍然在等待松冈继续,他的建议显然只说了一个开头。
“我想,我有义务宣读一下条约内容。”见顾维钧不接茬,松冈无奈的继续, “我宣读条约草案,以便讨论,作次要修改……” “世界各国的势力结构,将会随战争发生变化,尤其亚州。对于这一点,我们两国在过去三天谈判中,取得共识。”顾维钧点点头,同意松冈的意见,但仍没有开口,只是留意松冈念出的条约内容,这才是需要关注的事情。
前几条包含国际协定中习以为常的项目和规定,基本上是固定模式,无非是用 “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证明条约的正确性、合法性、有理性而已。松冈很快读过去了,当提到真正核心问题时,诵读的速度渐渐放慢。 “第九条,鉴于……”此时会议室内,回响松冈的宣读声和翻译员的声音,偶尔顾维钧会打断松冈,就一些问题提出疑问。
一周后,谈判结束,对于谈判结果,顾维钧、松冈都非常满意,在仔细敲定条约内容各自回报本国后,当天下午,双方就接到通知,在条约文本上签字,同时分别盖下两国外部印鉴。
“没什么可怕的了!”在收到《中日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其它条约副本后,福井川用异常平静的口吻说道,望着沉思的首相,松冈垂着头,不敢直视。此时,外界谁也不知道福井川在想什么,只是静静的用手指敲击条约上中国外交部的印鉴。
夜晚华盛顿大雨滂沱,披着海军雨衣的陆战队军官走出白宫警卫室时,外面的雨比原先更大了。走出警卫室,他从口袋里拿出一盒烟,点燃一支,然后开始在雨中走动。雨中漫步让他精神一振,香烟味道显得格外好,这时,他无间留意到总统椭圆型办公室内发出灯光。 “已经凌晨三点了,怎么总统先生还没休息?”总统办公室的灯光让军官颇为诧异。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休息的时候,总统被人从床上喊起来,同时重要内阁成员也被电话喊进了白宫。 “确定吗?”罗斯福再次求证。 “一个小时前,中日两国向外界宣布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消息,驻日、驻华大使馆证明消息的准确性,他们收到两国外交部门递交的备忘录。”科德尔.赫尔肯定的回答。
六月一日,当中国外交总长乘飞机前往东京时,美国外交界就处于极度震惊中,日本竟然和中国人和解?尽管在过去一年半中,日本多次流露出这种迹象,但大多数人非常肯定,以日本人的性格绝不会同中国达成全面和解协议,甚至在《华盛顿邮报》报道这一新闻时,评论员用:顾将灰溜溜从东京回到中国,形容中日和谈。
十天后,一切全变了,日本人欣然接受并同中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而且根据分析其中可能涉及大量秘密条款。
“总统阁下《中日互不侵犯条约》并不值得关注,我们担心的是,在《中日互不侵犯条约》之外,会不会存在秘密条款?秘密条款的内容是什么?其中是否涉及到美国利益?而且条约会不会形成西北、东京轴心?这才是我们关注的重之重。”战争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强调自己的观点,话语中表现出浓浓的担忧之意。
对于史汀生口中的西北、东京轴心,罗斯福感觉非常担心,在欧洲柏林、罗马轴心形成,而苏俄伙同德国入侵波兰的举动,进一步显示欧洲很可能形成柏林、罗马、莫斯科轴心,如果亚洲再形成西北、东京轴心,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情报吗?”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用嘲弄的眼神扫视一眼战争部长史汀生。 “情报?君子不偷看他人信件。我们可敬而绅士的史汀生部长解散了所有情报机构,看看现在我们的情报机构在做什么?”
欧战结束前后,美国拥有世界先进的情报机构,史订生将其解散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联邦调查局专门负责国内情报,国家情报活动则由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等部门分管。各个机构各自为政,负责领域界限不清,有的大量重复,有的根本没人研究,情报搜集和分析不成体系,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不仅不能提交高质量的情报,机构之间还经常为经费分拨不公或越俎代庖争吵内讧。
见有机可乘,大量德国、苏俄和中国间谍抓住机会,来到美国疯狂搞情报,而此时美国政府很多机密东西都缺乏必要的保密和控制手段,要搞到它们易如反掌,而美国有可能搞到他们的情报吗? “我们的国家缺乏一个像样的情报和反间谍机构。”弗兰克诺克斯补充道。
面对同僚的指责,史汀生用沉默作为回答,毕竟他说的是实话,当年的确是自己解散了大量情报机构,自己当然有自己的理由,当时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