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相辅相成(3 / 3)
年,弹射器被列为淘汰设备。尽管大部分飞机能凭本身动力在航母甲板上起飞,装备弹射器是为了让航母在短时间内让更多飞机升空。
技术发展令海军飞机一代比一代重,F-2式舰载战斗机起飞重量2.4吨,而F-4战斗机达到3.35吨,攻击机普遍比战斗机重1.5倍以上,未来海军舰载机重型化不可避免,因此海军急需更简便可靠的弹射器。自己曾设想利用舰上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弹射器的可能性,但谁会在意一个21岁小伙子的异想天开,而且没有证据证明蒸汽弹射器功率高于成熟的空气液压弹射器,没有人支持自己的设想。
凭着少年人的冲动,大学一毕业,就拿着父亲留给自己的财产,全身心投入蒸气弹射器的设计,一开始是纸面设计,后来微缩模型试验,试验最耗费钱,试验用设计模型需要花钱委托加工,要不是大哥鼎力支持,试验早已无以为继。
技术方面,为提高弹射器效率,蒸气弹射器采用 “直接驱动”的概念,着重点是降低驱动装置总重,从而改善弹射器的加速效率。在这种概念下,设计了开缝式汽缸。活塞和牵引器直接连接,以降低活塞和牵引器两个动态结构的重量。但难度是既要让驱动活塞和牵引器在汽缸缝里自由移动,又要防止蒸汽泄漏,保持工作压力。
一开始的解决方案是在汽缸缝设置弹性结构,既能让活塞通过,又可以在活塞通过后防止蒸汽外漏。按照设计,可以将七吨重的飞机加速到160公里。可试验发现,弹性密封装置在高压状态下密封效果很不理想。试验证实蒸汽弹射器的功率远高于液压弹射器,弹射造成的蒸汽消耗对推进功率影响不大,而且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难题就是汽缸密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弹射器才会成为海军的制式装备。
“鸿齐,技术方面我是外行。”弟弟的模样让李鸿秦颇为无奈。弟弟四年前迷上弹射器后,沉迷其中,试验耗尽父亲留下的财产,连累自己也负债累累。固执的弟弟不愿意让风险投资公司分享 “发明”,李家为了试验耗空家底,幸好自己做律师,每个月有数千元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但试验不能成功,二十多万元负债足够把自己送进监狱。
“大哥,如果试验顺利,就只剩下两个问题,第一是气缸缝受缸内压力扩张的问题,初步解决方案除加强结构外,加装密封条,密封条在气缸缝外部形成完整的钩型结构,夹住汽缸缝,防止压力增大时汽缸缝扩大。第二是弹射气缸本身受热变形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海军和我们一起解决。我决定,解决气缸密封问题后,就会邀请海军部参观试验,他们一定不会拒绝安全而先进的弹射装置,大哥,你的投资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回报。”
李鸿齐非常感激大哥的鼎力支持,等海军买下弹射器,公司股份至少一半以上都将属于大哥。李鸿秦心中暖洋洋的,至少弟弟还惦记着自己,自己不惜一切的支持,值得。弟弟试验成功比什么都重要,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弟弟。而且一旦技术被海军采用,回报会异常丰厚。
“鸿齐,我没想太多,只要你能成功。相信海军一定不会拒绝。”海军会接受吗?李鸿秦心中打鼓, “鸿齐,你认识海军的人?他们会不会来参观试验?” “需要认识吗?我准备进行公开试验,海军是否前来无关紧要,只要这家伙把几吨重的东西弹飞,海军会自动上门。放心,大哥,海军非常喜欢新技术,绝不会错过这个至关重要的机器。”
李鸿齐非常自信,全世界都知道,华盛顿条约后,国会批准建造五艘前所未有的 “大帝”级航空母舰,显然海军把注意力放到了航母上,而蒸汽弹射器,恰恰可以满足 “大帝”级的需要,海军绝不会拒绝先进的弹射器。更何况全世界都在打仗,中国卷入战争只是迟早的事。
何况国防军早就备战了,否则大帝级不会在华盛顿条约到期当天,就在迫不急待地在船厂动工。设计早已完成,甚至连造舰材料都亦齐备,等的就是国会批准和华盛顿条约到期。海军可谓处心积虑。
“鸿齐,我有个朋友在海军部工作,或许可以请他帮忙,邀请海军将领参观试验,如何?至少先让他们见识一下。”李鸿秦并没有弟弟的自信,毕竟国防军军备供应竞争激烈,像弟弟这样连家公司都没有,有多少把握拿到海军定单?检查图纸的李鸿齐无所谓的耸耸肩, “也行,大哥,你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