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无可避免(3 / 3)
度亦越来越强硬, “干涉主义”势力在不断膨胀。
“继承了日本的地位,同样继承了日本的麻烦。”深蓝公司报告中的警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此时,仍按原计划实施,无疑南辕北辙,随着环境变化,必须调整计划,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无力感萦绕在司马心中,按计划,应该是日本打头阵,中国捡便宜,结果事与愿违,中国被逼到了前台。
司马懊恼的点着香烟,如果接受海军的建议,向法国要求租借或割让金兰湾,中美关系必然进一步恶化。但拒绝海军要求,中美关系会缓解吗?显然不可能。按照纪尧姆的汇报,关系恶化是罗斯福一手促成的,而且调查局情报显示还有苏俄、德国等国的推波助澜。
苏俄希望中美冲突的目的是,牵制中国的力量。德国希望中美冲突是为了牵制美国的力量,两国目标殊途同归,当然不遗余力,煽风点火。现在,《中德友好条约》签定,中英关系迅速恶化,英国同样加入了这一阵营,英国目的一方面是为牵制中国,另一方面是让美国卷入战争。
美国亲英报纸称中国为:未签字的第四个轴心国。 “第四轴心国。” “老板,你已经知道了?”石磊颇为诧异。总理从什么渠道得知的这个情报,苏德两国尚未将此公开,总理是透过什么渠道?军情局?突然间,石磊感觉后背冰凉,恍惚意识到,总理或许还有另外一支情报机构,完全隐藏起来的情报机构。
回过神来的司马盯着石磊,知道了?知道了什么?石磊立即镇静下来,这种事不是自己需要考虑的,假如老板真有,就意味着老板需要这个机构。想通后,石磊连忙从包中取出一份文件, “根据情报,希特勒批准了德苏盟约。四个小时前,莫托洛夫和里宾特洛甫在柏林签署了同盟条约。”
“四小时前?”沈鸿烈惊异不已,调查局未免太快了,如果海军情报处能有调查局的效率……沈鸿烈心中感叹。国内三大情报机构,调查局是老大,军事情报局位居老二,海军情报处,则是老三。海军情报处对外情报多依赖于领先世界的电讯破译,这方面情报处和调查局、军情局别无二致。三家都有电讯破译中心,使用同样的电子机器破译他国密码。
“阿道夫竟然会与朱加什维利结盟?”联想到历史上德苏关系,司马难以置信。在希特勒的种族观中,斯拉夫人只配做日尔曼人的奴隶,但两国竟然结盟了,这玩笑开大了。曾经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之一苏俄,竟然成为法西斯国家中的一员,而且同德国签定了盟约,太诡异了。这个时空竟然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 “惊喜”。
石磊没有注意到老板的震惊。早在五个月前,调查局在德国的情报人员就提醒过,在同德国结盟问题上,苏俄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只是希特勒拒绝了苏俄的要求。 “德国之所以同苏俄结盟,是因为我们拒绝了德国结盟的要求。同时,苏俄的石油和粮食是德国急需的。而且同盟条约为德国换取了东线的安全”。
“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西线陷入危险之中,是吗?”司马冷冷的说。苏德结盟出乎意料,日本和德国结盟是自己一手促成的,德国需要日本的舰队,日本需要真正的盟友。听到苏德结盟,沈鸿烈大为紧张, “总理,德苏结盟,意味日苏再次捆绑成盟友。我们除了向日本转让武器技术,甚至还卖给他们三艘储备航母。如果苏俄向俄罗斯宣战,日本……”
中国和俄罗斯帝国是紧密盟友,一旦俄罗斯遭到进攻,根据条约中国要向进攻国宣战,两国甚至实现了军事一体化,东线危机会不是会危及中国安全。 “不会,只要日本稍有理智。”司马颇为自信。别说早有安排,就是历史上,苏德宣战后,日本也未向苏俄宣战,利益是日本最看重的。 “更何况,我们正在准备战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