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下)(2 / 3)
部30毫米装甲被打穿十数个拳头大小的孔洞,舰桥内血肉横飞。
“长官,我们失去了雷达。”苏林扶着椅子挣扎着站起来,雷达屏幕被击碎,苏林肩膀被弹片击飞。鲁平涛发现左眼视线模糊,左眼已鲜血淋漓。“人工瞄准!”候补水兵冲进舰桥,接替死伤同僚的位置。鞍山号已距离明尼阿波利斯号重巡洋舰3000米,此时完全变成靶子。“长官,2号锅炉舱室中弹爆炸,严重进水。”“注水保持平衡。”
尽管鞍山号已命中多发大口径炮弹,但中国军舰特有的间接式防御发挥巨大作用,军舰间接式防御是中国首创。在建造镇远级袖珍战列舰时采用。而直正应用至驱逐舰是共和25年,新定海级服役之后。袖珍战列舰、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防御、火力与吨位之间总是很难达到完美妥协。
尤其华盛顿条约签署后,为了在吨位限制内制造防御能力更强、火力更强的军舰。除虚报吨位外,国防海军做出开创性抉择,得益于国内先进的铝合金尤其是超硬铝合金技术,在建造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时,广泛用来建造非主结构轻舱壁、扶梯件等。军舰被击中引起大火,铝合金由于熔点低而迅速熔化,导致军舰更容易失去战斗力或损毁,限制了铝合金的应用,解决办法即间接式防御。
驱逐舰将动力舱布局从锅炉-锅炉-轮机-轮机设计为锅炉-轮机-锅炉-轮机布局作用并不大,但至少保证一座锅炉、轮机受损,不会影响全舰动力。锅炉、轮机都成为战舰防御构成部分。此时采用间接式防御的鞍山号就充分验证间接防御方式的有效性,2号锅炉击中爆炸后,不会像传统军舰失去全部动力,令军舰变成死鱼。
锅炉受损后,尽管速度严重下降,导致敌炮命中率越来越高,但鞍山号上的炮手仍然不断向明尼阿波利斯号发射40毫米炮弹,一公斤重的高爆弹打在明尼阿波利斯号上如隔靴搔痒,但却能有效杀伤暴露在炮台上的炮兵,双方已到了以命搏命的地步。“施放鱼雷”推开试图为自己包扎伤口的水兵,鲁平涛少校命令再次施放烟幕并发射鱼雷。
幸存下来的鱼雷兵瞄准明尼阿波利斯号拉下发射杆。鞍山号2座5联鱼雷发射器中4条鱼雷发射管被击毁,管内仅存的6条鱼雷,在火药燃气推动下跃入海水,朝明尼阿波利斯号冲去。1、2、4号炮塔内炮手已改为人工瞄准,但仍不间断朝明尼阿波利斯号发射,以求被击沉前彻底击沉一艘重巡洋舰。炮手明白,此时就是打沉对方一艘舢板都是赚的,
一发炮弹准确击中鞍山号舰艏,漂亮的舰艏瞬间被击的粉碎,风助火势,舰艏燃起熊熊大火,但未能阻止鞍山号炮击。“快!再快点!”炮塔下方扬弹机通往弹药库通道上,水兵用推车朝扬弹室推炮弹,26式舰炮是好,但射速太快,只有90发备用弹,仅能满足2分半急速射。尽管按海军条例,90发炮弹可以满足一场遭遇战需要,但此时早不够用了。
一小时四十分钟内,鞍山号四座双联舰炮已发射1200余发炮弹,而鞍山号一共只携带1800发主炮炮弹。水兵明白,他们每快一秒,上面的战友就少一秒等待时间,此时通道内浓烟弥漫,戴防烟面具的水兵,完全不顾忌长时间呆在有毒浓烟中致命的危害,只想着保证弹药供应。
明尼阿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上早已一片狼藉,130毫米穿甲弹打穿装甲在舰内爆炸,烈焰熊熊,浓烟密布。炮塔内弹药殉爆更令明尼阿波利斯号雪上加霜,舰体已微微发生倾斜。明尼阿波利斯号上的美国水兵被鞍山号不惜一切的打法吓得惊惶失措。托马斯被中国驱逐舰以命相搏的攻势惊得目瞪口呆,一艘驱逐舰在10艘战舰攻击下,竟不计代价要把明尼阿波利斯号送进海底,绝对不能发生这种情况。
“命令明尼阿波利斯号立即……”托马斯话未说完,明尼阿波利斯号左舷中部升起三道高达百米的白色水柱,竟被鱼雷命中。美国舰队难以置信的注视着眼前一幕,甚至文森斯号长达数十秒都忘记开火,一条奄奄一息的中国驱逐舰在重重围攻下,仍然完成任务,击沉明尼阿波利斯号。
看到倾斜超过40度的美国重巡洋舰,满面鲜血的鲁平涛哈哈大笑。鞍山号舰桥墙壁上挂满血肉,地板上血水横流,舰桥内众人却喜笑颜开,享受快意时刻。“兄弟们,我们击沉一艘重巡洋舰。”抓住扩音器,鲁平涛向舰上官兵宣布战报,与此同时无线电员则将击沉一艘美军重巡洋舰的战报发向正全速朝交战海区驶来的舰队主力。
逼近至6千米的田纳西号及西弗吉亚号战列舰,一前一后用两座三联14英寸舰炮朝鞍山号倾泻炮火,数发14英寸炮弹击中鞍山号。硝烟散去,美国人惊讶的发现该死的中国驱逐舰如小强般还没有沉,虽然发生了倾斜。
“左满舵,目标敌重巡洋舰,全速航行。”被弹片削断大腿的鲁平涛嚎叫道。军舰掉头朝数海里外的文森斯号重巡洋舰撞去。舰艏炮塔朝文森斯号疯狂射击,尽管一根炮管已经炸断,其余已经发红,但炮手仍尽职尽责的瞄准、发射。失去雷达火控的鞍山号,只能依靠炮手的战术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