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爱国者与暴君(2 / 3)
前咆哮,“他知道珍珠港事件前的情况,他不应该连任,反而应该被弹劾。”
卡特克拉克上校提醒,美国仍处于战争状态,数百万美国士兵,可能会因美国破译日本密码的机密外泄而付出生命。杜威面对一生中最痛苦的抉择,是公开情况毁了罗斯福呢?还是将秘密永远保持下去?为了美国青年,杜威毅然选择后者。
“我们做出了认为正确的选择,可现在呢?托马斯,战争爆发几年,赢了几次?半年前,他下令没有做好准备的军队登陆意大利。占领西西里,攻进意大利,国民为胜利欢呼雀跃,我们反攻了,不是吗?”约翰.威廉为杜威倒了一杯威士忌,在约翰看来,罗斯福出任总统后,唯一一件好事就是废除了禁酒令。
“但托马斯,为了胜利的好消息,帮助他选举,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35万美国青年在西西里和意大利阵亡,国内生产裹尸袋的工厂都忙不过来,满大街到处可以看到残废青年,不是在意大利丢掉胳膊,就是在西西里失去腿。我们选择了美国,但罗斯福选择了野心。”狠狠喝干威士忌,约翰又倒了一杯。尽管只有1%差距,但约翰认为托马斯输定了。
“该死的日本人!该死的德国人!包括该死的意大利佬!他们都该死。他们入侵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屠杀民众,他们都该下地狱。但是托马斯,为什么要向中国下最后通牒?为什么拒绝与中国总理会晤?中国为什么向美国宣战?中国为什么在两年前就停止对美国进攻?单单中美战争问题,几年前就应该弹劾他,为了美国,为了美国,可代价呢?”
喝了小半瓶威士忌的约翰通红的脸上露出讽刺的笑容,嘲讽所谓爱国之心,如果不爱这个国家,或许一切都简单了。“约翰你醉了”“我没醉,我告诉你,代价是什么,打完意大利、德国、日本,还要与中国打,一直打到罗斯福当第五、六任总统,一直到他化成坟墓里的灰烬,只要他活着……”约翰真醉了,酒杯掉到地毯上,人躺在沙发上打起呼噜。
“只要他还当总统,战争就会继续。”数月前,在陆军医院看望挤满医院的伤残军人后,威廉在车上悲伤的对杜威说:“赢得选举,打败该死的日本人,结束该死的战争,是避免可怜的年青人一个又一个死去的唯一选择。”但真能赢得选举吗?屋内座钟敲响午夜的钟声,托马斯撇了眼桌上的台历,10月30日。
最后一声钟声落下,房门被推开,竞选顾问克劳林轻声在托马斯耳边说了几句话,两人离开房间,上楼走进另一个房间。房间里坐着个头戴礼帽的客人,“亨利.卢斯?”客人摘掉礼帽,托马斯大吃一惊。作为纽约人、纽约州州长,托马斯自然认得他,而且非常熟悉,过去两人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最成功的传媒大亨、美国最坚定的亲华派、该死的卖国贼,他拥有好的、坏的一系列光环。战争爆发后,迫于国民压力,他离开美国前往瑞士。去年圣诞节前,回应媒体询问时,总统曾回答,只要亨利.卢斯愿意,随时可以回到美国,美国绝不会禁止美国人入境,更不可能将未犯罪的美国人关进监狱。但远在瑞士的亨利.卢斯回答:在美国未恢复自由前,绝不会回到被独裁者统治的美国。
现在他回来了,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州长先生” 亨利脱帽致意。“卢斯先生,什么时候回国的?”托马斯下意识警惕起来,与他会面随时可能会成为民主党攻击的工具,毕竟他有: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卖国贼的头衔。过去他常说:梦想中的中国是变成美国的中国,而这一梦想已经实现。战争爆发后,新闻界讽刺:他梦中的美国是中国统治下的美国。
尽管知道亨利.卢斯只是反对中美战争,主张中美协商谈判解决问题。但在外界看来,他还是个卖国贼。直到竞选顾问示意绝对安全后,方才放心。“几小时前,刚回到纽约,从佛罗里达。”亨利如实回答。这一路用了整整三天,从伯恩、里斯本、佛得角、苏里南、巴哈马,乘飞机就用了一天,从巴哈马到佛罗里达,乘火车返回纽约。
一路上艰辛只有亨利才能体会,一路上还要避开联邦调查局眼线,即便进入饭店,也是通过秘密通道。托马斯隐约猜出他一路的艰辛,“卢斯先生,为什么现在回来?”“为了拯救美国,托马斯。”卢斯的话让托马斯一惊。“托马斯,十二年前,罗斯福成为总统时,你我都曾欢呼。现在,美国却一步步走向独裁,准确说,美国已完全被独裁者所控制。”
卢斯从怀中取出一份瑞士报纸,递给托马斯,“苏德两国外长于近日在明斯克频繁接触,两国就媾和展开一系列谈判。”是三天前的报纸,消息是真的吗?美国为什么没有一丝消息?托马斯后背发凉。“为什么美国新闻界没有报道?甚至总统候选人,纽约州州长也无从得知?为什么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公开的新闻?有人封锁新闻,全面而彻底。”
面对托马斯的疑惑,亨利反问一连串问题,同时给出答案。“如果是真的话……”“是真的,德国人已经和苏联人签署了条约,苏联从战争中退出了。”亨利斩钉截铁,透露出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亨利,如果苏联真退出了战争,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