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密泄(2 / 4)
“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是吗?”“去中央公园坐坐吧!”有门,方慕扬意识到老同学准备透露一些信息。“慕扬,大学毕业,你进入新闻界,22年了吧!”坐在中央公园长椅上,望着湖边来回觅食的鸽子,周树鹏婉惜道。方慕扬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觉得他以后可能进入最高法院成为大法官,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你从律师到政客,不也22年了。”“从律师到政客是必然,中国并不缺少官员,唯一缺少懂法律的官员,现在已经有了法学院出身的省长、市长、参议员,以后或许会有总理,各大学法学院中都是最优秀的精英。”周树鹏自言自语。共和34年来,官员分类趋于专业化,越来越多法学院出身的精英开始主掌国家,很多人认为这是共和中国最大的进步。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我当记者荒废了六年所学,是吗?做律师只能帮助少数人,但记者可以帮助更多人,记者职责就是揭露真相。”方慕扬义正辞严。自己从没后悔过选择,官员懂法律并意味遵守法律,同样意味会更精于钻法律空子,记者却可以揭开黑幕。“真相?慕扬,战争是国务院推动、企业操纵战争,亚洲独立只是谎言,这就是所谓真相?”
“那只是真相之一。”“任何真相都要付出代价。”“即便天塌仍要主持正义,是我们的信条。”“你想要什么真相?”“两个太阳的真相。”“气象专家解释过了,这就是真相,无论你是否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明白吗?”“你我都知道这不是真相,我要让人信服的真相。”周树鹏站起来,离开前回头盯着老同学,“很多时候,并没有真相,你明白吗?”
“但是……”方慕扬刚想拦下朋友,就看椅子上多了一个火柴盒,盒上赫然是国会档案馆图片。方慕扬隐约感觉老同学透露给自己一个信息。
驾驶白色大众轿车的张博杰余怒未消地奔驰在通往市区的国道上,路边白雪皑皑的大山美丽而宁静。“如果父亲碰到这种事会怎么办?”父亲掌控舆论咨询委员会长达20年,在父亲掌握下,国内舆论从来都在国务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舆论还可以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毫无疑问,父亲是全中国最权威的舆论控制专家。
“舆论导向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引导,使舆论朝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发展,干涉和控制,只会引人反感,有违共和体制。”
9年前,父亲因在舆论监管诉讼案中败诉被迫辞职,同时舆论咨询委员会被法院宣布非法。最高法院7位大法官支持武汉地方法庭裁决,父亲成为政治牺牲品。在野党控告舆论咨询委员会舆论监管违宪,试图迫使总理辞职,父亲承担全部责任,避免涉及总理。从此,国务院失去舆论监控权,尽管可以影响舆论,但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引导”舆论。
“不知道局长会不会大发雷霆?”张博杰在忐忑不安中,来到715大街20350号,中央调查局门外,全副武装的哨兵仔细对轿车进行安检,每辆进入汽车必须接受严格检查。当哨兵用镜子检查轿车底盘时,张博杰凝视远处庞大的建筑群。灰色十九层调查局大楼,位于西北市外一片上百公顷森林正中。
几分钟后,张博杰停好车,穿过修剪齐整的草地,来到主入口,此处立着一块花岗岩,镶嵌铜制铭牌,刻写:中央调查局,五字上方有一个金龙拥宇徽章,徽章意味调查局触角覆盖地球。大楼入口防弹门两侧两名武装警卫目不转睛盯张博杰,令张博杰每次穿过大门时都有一种走进深渊的感觉,这里是中国情报界的心脏,隐藏无数的秘密。
拱状门厅内,用马赛克拼成调查局宗旨:无论和平或战争期间使中国在掌控全球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墙上挂满巨幅照片,展现调查局杰出成就,杰出特工挂像永远只有一个黑色人形和代号。
张博杰知道,挂出的只是安全撤回国的杰出特工,是对他们功勋承认与表彰。如果墙上出现某人照片,只有一种可能,他或她已经为祖国付出生命。即便如此,他或她的功勋仍然不能得到公开表彰。在充满秘密的世界中,盖世功勋不可能被世人得知,甚至勋章永远都被收藏在大楼地下室某间档案室内。
张博杰通过最后一道安检,警卫按动按钮,巨型钢门打开,张博杰在迷宫般走道里穿梭。大学二年级受到招募,工作八年,尽管已经成为其中一个机构负责人,但面对庞大机构,仍然只知皮毛。只模糊知道,调查局除本部外包括六个永久性军事基地,雇员四万余名,半数为特工,运转经费每年超过二十亿元,但调查局背后秘密,恐怕只有天知道。
中央调查局建立有最前沿间谍技术宝库,全球最先进的电子情报拦截装置,林林总总数千种间谍设备。中调局技术装备不光是帮助中国在军事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为中央警署和军事情报局、海军情报局等机构源源不断提供资料,帮助他们破获国内敌国间谍网、赢得战争,为政策制定人提供信息,以使他们面对堆积如山问题时做出明智决定。
张博杰的工作非常简单,是“家庭传统”的工作,中央调查局新闻处主任,表面上负责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