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树敌(2 / 3)
降兵是否有空降华沙的计划?什么时候空降拯救华沙起义者?”“对不起,这是军事机密,但国防军会一如既往支援起义者。”“长官,一直以反应迅速著称的国防军为何至今未对华沙起义者提供实质性帮助,并制定支援计划?比如越过维斯杜拉河。”
“华沙起义者从未将起义计划告知国防军,情报滞后导致中俄联军与起义者存在勾通问题,至于越过维斯杜拉河,这属于军事机密。”“长官,我是美联社的记者,中俄联军为何在维斯杜拉河停止进攻?”“对不起,这是军事机密。”在场中外记者,显然没有停止提问的意思。大家要的不是托词,是希望国防军立即行动,证明中国并不是见死不救。
“起义者用左轮手枪、汽油瓶作为武器,跟坦克、飞机、大炮搏斗。华沙妇女,在枪林弹雨下护理伤员,传送信件。在倾塌的地下室制作食品。她们安慰垂死者,减轻他们的痛苦。孩童还在冒烟的废墟间安静地嬉戏,这就是华沙人民。”共和广场上,播音员一遍又一次遍转播翻译成中文的波兰人的呐喊。
尽管时至黑夜,但抗议的人们,手持点燃的白烛,静静站在广场上。一支支白烛放置在广场中央,烛光绘成一幅波兰地图。立于窗前,司马清楚看到共和广场上的烛光,抗议民众绝大多数不是波兰裔移民,而地道中国人,之所以抗议,是觉得华沙丑剧,玷污共和中国声誉,大家要向世人证明,中国绝不会抛弃正义与自由。
司马颇为无奈。三十一年来,中国变化有目共睹,但为他国之事与已国之名示威,尚属首次。广场上的烛光令司马颇为熟悉,同时过去主导中国舆论的电视台上常看到一句话,在耳边响起:人民在进行反战示威。司马感慨不已,感慨中带有骄傲,因为这是抗议本国政府在他国军事行动,抗议中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骄傲。
政府或许会无视抗议,因为政府必须坚持即定的海外战略。但司马却不会无视华沙和波兰,尤其在华沙起义后。“华沙……”望着烛光绘成的波兰地图,司马知道在地图中一点,灯火早已熄灭,波兰人民正在进行悲壮的,决定国家存亡的起义。起义从开始,俄罗斯人就不愿援救,而中国同样保持沉默。
只有亡国之人才知道做奴隶的痛苦,也只有亡国之人才知道自由的可贵。波兰人不甘心做德国亡国奴,难道就愿意做俄罗斯顺民吗?自由对亡国波兰人的重要,又岂是不曾亡国的幸运者所能体会的。溺水者,即使一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他也会紧紧攥住,乞求奇迹出现。华沙起义不就是窒息在亡国痛苦中波兰人的一根救命稻草吗?
华沙起义是绝望的反抗。俄罗斯人占领已成定局,复国无望,与其屈辱的活下去,不如光荣的反抗侵略者而战死。起义者用这种方式追随祖国注定无法恢复的独立和自由而去,也算尽到了爱国者的责任,问心无愧了。假如起义牺牲者泉下有知,看到战后苏联控制下的波兰情景,大概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
如果说华沙起义是投机,有谁见过用生命为代价的投机?二十万人死亡,为了宣示一个民族不甘心做亡国的决心。二十万生命啊!其中有国民军、人民军、更多是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普通波兰人,是什么令他们视死如归?不是一党一派利益,是祖国、自由。如果说这样的人是投机者,什么算爱国者呢?“不自由毋宁死”对爱国者从来不只是口号。
或许不喜欢波兰流亡政权,但司马却必须正视为自由而起义的华沙人民。“未来波兰是独立、自由、民主且强大的。”念叨对波兰人的承诺,司马知道能给予的不只是承诺,中国不需要苏联式的卫星国,中国需要政治上的绝对影响,但俄罗斯,更倾向于卫星国,完全受到俄罗斯控制的卫星国,以此来换取未来西方走廊的安全。
“总理,在东欧问题上,我们对俄罗斯作出太多妥协。现在俄罗斯,像力量急剧膨胀的巨人,急欲重树权威,波兰就成为俄罗斯重返欧洲的牺牲品。”国家战略研究所的警告让司马警醒,国家战略研究所和深蓝公司力主,中国要在波兰最需要的时刻,主持正义,毕竟波兰是中国进入欧洲第一站,中国需要用波兰向世界表明,中国对欧洲的态度。
“欧洲人对于中国的进入,充满警惕。尤其华沙起义后,所有欧洲流亡政权及地下抵抗力量,都在审视中国对起义的态度。如果中国站在俄罗斯一方,牺牲波兰,那么未来我们必定失去欧洲对中国的好感和信任,当中国叫嚷将为欧洲带去自由与正义时,却在华沙起义中沉默,对起义者见死不救,是对中国声誉和正义事业的玷污。”
国务院顾问、外交部等多个部门警告,动摇了司马建立可控波兰的决定。“战后欧洲需要俄罗斯,中国也需要俄罗斯与欧洲,但不是为其中一方利益,牺牲中国欧洲利益。在华沙起义上的态度必须谨慎,否则,对声誉影响,将是数十年无法挽回的。我们要么以解放者身份给欧洲带去和平与自由,要么就以占领者身份去欧洲构建势力范围。”
吐出一口香烟,双臂怀拥于胸前,司马在办公室内走动。皮鞋踩在精美的突厥斯坦地毯上,未发出一丝声音。地毯如同突厥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