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猜对了!(3 / 4)
机买来的,平时他并不看这种三流小报。左手扔报纸,右手则从桌上取过了一份文件,“上海的地价涨了,嗯!应该换个地方!”自语的同时,司马翰翔在脑海里回想着离上海较近的城市,拿着笔的右手随意的在纸上记下几个地名。
去年因政治献金丑闻被迫远离政坛的司马翰翔,在三个月前返回西北后,并没有像外界猜没的那样,进西大进修或是进入西北公司,毕竟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去西大进修或是进入西北公司,最终都是接管西北公司,从他涉及广东政治献金弊案后,虽说政治前途是毁去了,但他毕竟不同于其它人,而且西北公司似乎也需要一个“本家人”主持,作为二公子,即不能从政,那么从商无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他返回西北后,在家中呆了一个星期,并没有如外界猜测去大学研读经济管理或去西北公司,而是进了另一家小公司,幸福终点公司,虽然他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但显然无法与西北公司相比并论。
这家公司甚至和西北公司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不过却和总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当年总理去职后创办的一家公司,他甚至在中国掀起了一场革命,在上海市的幸福城建成后,几乎就在一夜间,城郊生活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标准生活。幸福终点公司几乎重塑了中国的面貌---城市郊区化。
只不过当幸福终点公司还有其它房地产公司开始推动城市郊区化的进程时,经济危机及随后的世界大战,使建筑业的发展受到很大抑制,用于建造住宅的资源数量大大减少。房地产商或者破产或者转行,新屋建造数量很少。尽管幸福终点公司撑了下来,但也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过去的几年间,几乎完全依靠政府工程、军营建设维持公司运行,而司马翰翔选择这家公司,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就在司马翰翔在那里合计着应该选择那些地区购地时,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一接过电话,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他的脸色随之一变,“嘟……”电话另一头的人只说了一句话,便挂上了,听着电话中的盲音,司马翰翔连忙扔掉手中的文件,取下大衣便朝办公室外走去。
“董事长!”面带喜色的程飞刚出电梯,就看到正要出门的董事长,连忙喊了一句,他刚从南京飞回来,用低价置下了一大片土地。“程叔,等回头再说!”话时功夫,司马翰翔便钻进了电梯,在电梯门合上的时候,程飞才觉察到这位“小董事长”面色中的不定。
“翰翔,你为什么去这个公司?”凉亭里的声音显得非常平静,似乎没有一丝情感的波动,问了一遍后,司马继续低着头研究着昨天一盘未尽的棋局,实际上他的心思根本未在棋上。
“父亲,你曾说过,这场战争大战之后,世界必定会从多极走向两极,中美两国或许热战争不会爆发,但冷战会愈演愈烈,除去在世界其它范围内引发代理人战争外,中美两国将会进行一场竞赛!”在回答父亲的问题时,司马翰翔可谓是绞尽脑汁,父亲在电话中只说一句“立即过来!”,四个字中透着意思让他琢磨了一路,来到这,父亲的话让他顿时明白了原由。
难道说父亲知道了?不!不会的!“而且你曾说过,能否为人民提供足够数量且足够好的住房,是共和政府的任务之一,亦是证明我们优于他国的最佳证明。”或许是因为心下坚持着父亲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那点小九九,司马翰翔才会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官方说辞”。
“爸,在我们证明我们的共和体制,除去可以保障人民的自由,而且还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像样的住房以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整个亚洲和欧洲推广自由呢?”儿子的解释让司马唇微微一动,这个儿子没从自己身上学到其它的,到是把那一套“官话”学了个十成十,用老子的东西反驳老子。
“难道说你没有一点私心?”“私心?人皆有之!”司马翰翔如实的点点头。“父亲,几乎所有人在形容你的时候,都会首先说你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成功的商人,这是外界对父亲的点评,共和中国走了一条与其它任何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先有了公司,再有了行署,最后才有了国家。父亲以商人成就这个国家,或许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不同,正因如此,人们才会首先肯定他的商人身份。
“所以,我希望能像你一样,成为一个成功商人!”言语中虽然没有抱怨,但面对父亲时,司马翰翔还是很难做到平静,当时他完全有能力和机会帮助自己,但他没有。司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儿子还要再说些什么。“从广东回家后,我细细合计了一下,数来数去,除了房地产是你最失败的,其它的几乎所有的一切,你都成功了!”
说到失败时,司马翰翔忍不住笑了起来,父亲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当年他成立的幸福终点公司,在上海的那片盐碱地上建立的“幸福镇”或许很成功,甚至在随后的几年中,他投资数亿元,在全国建立了几十座幸福镇,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父亲又一次成功了,可最后呢?
经济危机改变了一切,当年购买者大量失业,无法负担银行贷款,曾经的租客无法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