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章 册立(1 / 2)
妃嫔们都是有眼色的人, 太後以往对待祈贤妃十分爱护和蔼, 今日这一句话确是淡淡的, 言外之音大家都稍稍有些体会.
沁淑妃面色也淡了下来, 自从庆贵嫔入宫後, 在太後眼中, 可还有别人的好?
成妃左右看了看, 没有说话. 宁贵嫔是向来低着头不说话的, 温贵嫔也温婉的低着头, 像是有些受惊的样子, 但是嘴角那一抹幸灾乐祸的笑意一闪而逝.
皇後温声开口道 ︰"母後说的是, 贤妃妹妹平时就少言寡语的, 最是持重, 端庄温婉, 坐着就像是一幅仕女画, 儿臣简直爱的不行."
太後见皇後开口出头, 笑容淡了淡, 但还是温声道 ︰"皇後大度, 是後宫之福."
其他妃嫔见皇後与太後和乐融融的, 都有些惊讶.
这两位大神其实并不对盘, 平时请安也基本都是面子情, 太後下皇後脸面的次数并不少. 如今皇後罚了庆贵嫔, 打了太後的脸面, 太後居然也忍得下来?
太後连一向贤德的贤妃都讽刺了, 对皇後却百般容忍, 这是为何?
华裳心中已经有了点预感, 皇後唯一值得太後忌惮的地方就是 ︰ 三皇子.
这是嫡子, 地位非比寻常.
沁淑妃和成妃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隐晦的交换了一下眼神. 宁贵嫔微微抬头, 看了一眼华裳, 华裳垂下眼帘.
一个月後.
诏曰 ︰ 国家建储, 礼从长嫡, 天下之本在焉.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 抚御还区, 必建立元储, 懋隆国本, 以绵宗社无僵之休, 朕绪应鸿续, 夙夜兢兢, 仰为祖宗谟烈昭缶, 付托至重, 承祧行庆, 端在元良. 嫡子陈俨, 天资粹美, 人品贵重, 兹恪遵皇太後慈命, 载稽典礼, 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 宗庙, 社稷.
这一道册封太子的诏书震惊朝野, 谁都没想到, 皇帝突然就册封了皇太子.
而後宫反而风浪较小, 因为女人太渺小了.
册封太子的大典十分隆重, 华裳即使坐在上阳宫, 也能听到从大政殿那边传来的恢弘的礼乐.
华裳面带微笑, 身穿金黄色的宫装, 默默朝着大政殿的方向, 行大礼.
她是出身世家的宗女, 她要高兴, 要为了这个国家有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欢欣鼓舞. 要为了皇太子的尊贵身份而下跪行礼, 无言朝拜.
别的女人可以生气, 可以嫉恨, 可以关起宫门摔碎所有的瓷器, 但是, 她不可以.
清晨时分, 禁卫宫廷的宫廷卫队威风凛凛地排列在大正门外东西两侧. 奉天门外放旗猎猎, 仪仗森严. 鼓乐, 仪仗伺俱迎送册宝至东宫, 迎候皇太子. 文, 武百官身穿官服, 分不同品级, 齐集于大正门外.
皇太子在赞引官唱令声中出圭, 俯伏, 平身. 接过皇帝手中的宝册, 在丹陛下鞠躬, 郑重四拜. 後到中宫朝谢皇後, 接着拜渴宗庙, 敬告祖宗.
仁和七年十月十一日, 授陈俨以册宝, 立为皇太子, 正位东宫, 以重万年之统, 以繁四海之心, 大典告成.
这个年仅 5 岁的孩童, 正式成为了这个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
三天後.
册立皇太子的大典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但是整个宫廷中似乎还残留着那是庄重肃穆的氛围, 宫人甚至都不敢大声说话.
众多的妃嫔也都沉寂了下来, 整个後宫一下子便风平浪静了, 不管多大的风都吹不起什麽浪了.
椒房宫.
华裳和沁淑妃坐在廊下的木椅上, 相对无言.
沁淑妃这些日子都闷闷不乐, 脸上似有郁色, 整个人都憔悴了一些, 整个人也不施脂粉, 格外显得苍白.
华裳轻声开口道 ︰"姐姐看着起色不好, 如今天气也冷, 多穿点, 也让宫人带着暖炉, 冻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沁淑妃勉强扯了扯嘴角 ︰"气色哪里好得起来? 皇後算是苦尽甘来了, 太子去朝谢皇後的时候, 她喜极而泣, 妆都花了. 可是却那麽美..."
华裳看着沁淑妃神思不属的样子, 轻叹了一口气, 道 ︰"姐姐姿容秀美, 远胜他人. 怎麽现在连脂粉都不施, 平白显得落魄了."
沁淑妃眼角似有湿意, 拿起帕子轻轻的点了点, 然後开口道 ︰"皇上忙于政事, 空闲的时间也都给了皇太子, 哪里踏足过後宫, 我施了脂粉又给谁看?"
华裳也低下了头, 有些悲伤, 轻声道 ︰"皇上分得清楚, 前朝, 皇子, 後宫, 立储这麽大的事情, 我们姐妹又谁知晓了? 只有皇後和太後得了消息, 毕竟不同. 我等为妃妾, 取乐为用. 姐姐, 别难为自己."
沁淑妃终于忍不住, 眼泪啪的滴了下来, 一手拿着帕子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