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二十四节 复仇(3 / 4)
拓跋雄和孟聚之间的斗争,谁是正统谁是反逆,地方官员们其实并不关心。
对治理地方的文官来说,北疆的军头们不管谁得势,六镇大都督拓跋雄也好,东平镇督孟聚也好,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分别,哪个军头控制了地方,他们就乖乖俯首听令好了。军阀们也需要文官来帮他们治理地方、上缴赋税和征集劳役,谁占据了地方都要依靠文官来统治。
倘若说你来我往的军阀们是天上的浮云,那文官们就是扎根大地的岩石,任凭风云变幻,它自巍然不动。
见到葛县县令卢达,孟聚没表露自己东陵卫镇督的身份。他问了对方姓名和官职后。开门见山地说:“卢县君。吾等奉有紧急军务,要抓捕一个潜逃凶犯,烦劳贵县予以协助。”
卢县令的态度很恭顺:“大人既然奉命办差,卑职定然尽力协助。请问卑职如何做才能帮上大人呢?”
“我要找一伙外来人。他们一共十几个人,来葛县不久,领头的人受了伤。县君,最近这阵子,葛县有没有生面的外来人住下?麻烦贵县帮我查下。”
卢县令立即就招来了县衙的李捕头。孟聚把问题又给他问了一遍,还强调说,倘若有人能提供情报的,东陵卫愿奖励二十两银子。
李捕头约莫四十来岁,长着一个通红的酒糟鼻头,样子有点猥琐。孟聚还没说完,他就笑了:“这位大人,看来是俺老李的运气来了。俺知道一伙人,他们是半个月前住下来的,看那形迹。十有八九就是大人您要找的人了。”
孟聚精神一振:“这伙人有多少人?他们形迹如何?”
“他们一共十五人,都是青壮的汉子,在庙前街租了个院子住下。小厮跟我报过,这伙人四门不出,只是隔几天就要去药铺请蔡郎中上门帮抓药,每次一请就是二两银子,出手很阔绰。
小厮怀疑,这帮人有点不地道,身上都暗藏兵器,搞不好是哪里的汪洋大盗失手躲在这边养伤的。我也去看过,觉得不像。这伙人都着便装,但看那做派,像是军队里的人。他们不像江湖上的贼子,倒象一伙逃兵。大人明鉴,抓逃兵的事不归县里面管,既然他们没在葛县闹事,我也就没理会他们。大人您这么一说。十有八九,就是他们了。”
“很好!李捕头,你带路,我们这就过去!倘若真是我们要找的人。你的二十两银子就到手了。”
当下,李捕头精神抖擞,带着一众东陵卫兵马疾扑而去。
在庙前街口,东陵卫官兵统统下了马,提着刀剑蹑手蹑脚地跟在李捕头后面跑过去。好在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在街上的人不多。看到大群官兵和捕快这么涌过来,街上闲逛和溜达的闲汉和妇人都吓得跑远了,也没惊动什么人。
在一户外表普通的小院子外,李捕头指了指院子门口小声告诉孟聚:“这院子没有后门,不过围墙很低,怕他们会翻墙逃了。”说罢。他飞快地闪身躲在了东陵卫官兵身后,摆明是不肯先冲进去的。
孟聚看着这院子,微微蹙眉。
“李捕头,你来敲门,就说是里正来查问路引了。”
李捕头苦着张脸,心想东陵卫真他妈差劲,说话不算数。当初说是让自己带路就好,现在又让自己来骗开门,这是伙拿刀拿枪的亡命之徒,万一走了几个,回来找自己报复怎么办?
但将来的风险很大,现在抗命的危险却是更大。这个冷面的东陵卫军官身上有一股煞气,有种发号施令的威严气势。这样的人,李捕头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他苦着脸,上前用力敲着门,扯着公鸭嗓子嚷道:“张家院子里头的外来汉子,俺是乔老七,看路引啦!快拿路引出来!”
李捕头喊了好一阵,里面才有人反应。有一个粗鲁的男声在里面一边开门一边嚷道:“乔老七,你少假正经,看个鸟的路引!缺了酒钱你直接跟咱说就好,百来个钱总是有的,休拿幌子来……”
话没说完,门拉开了一半。看到外面黑暗中人影憧憧,刀光闪闪,那人吓了一跳,急忙就想关门。但东陵卫蓄势已久,哪里容得他关门。几只手同时伸出,顶住了大门。几个亲兵涌入,将那开门的汉子擒住。要捂他的嘴巴。但那家伙力气甚大,几个挣扎竟被他挣脱,扯开了嗓子高声喊道:“敌袭。”
这声喝号一出,孟聚立即确定了,这人肯定是边军出来的。他低喝道:“不要管他,让后面的人收拾!跟着我,只管冲!”
孟聚一马当先扑了进去,三十多名亲兵擎刀在手,跟着他猛冲而前。
这时,院子里也涌出了几个人。有的手中还拿了兵器,但看到门口黑压压涌进来的那一片刀光剑影,这帮人立即转身就跑。孟聚一眼扫过,在中间没看到申屠绝。他喝道:“一个都不要放过——白狼办差。跪下!顽抗者当场格杀!”
顿时,院落间响起了厮打声和吆喝声,但很快平息了。在大群武装陵卫的突袭下,那几个军汉压根没有还手之力。有两个反抗的,当场被杀了,剩下的统统丢下武器跪到了。
孟聚一手握刀,走近了一个被俘虏的军汉,他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