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珍妮立志传(4 / 5)
一部影片伤神,在纽约四季酒店的行政套房里,她一边敷着面膜,一边来回翻看着一叠用回形针别起来的剧本,时不时又拿起另一叠剧本,找到一个特定的段落,咬着荧光笔笔套,在一段话上画下荧光标注。
“如果以前看过这两部片子就好了,起码能模拟一下,看看我是不是适合这种风格。”一边嚼着笔套,珍妮一边轻声抱怨,“剧本的模拟效果实在是太粗劣了。”
虽然在拿奖的那么一瞬间,珍妮心血来潮地产生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梦想,但她很清楚现在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用陈贞的比喻就是,那个理想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现在的她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我陶醉一会儿也就差不多行了,大部分时间你还是得务实地活着。
当然,人有点理想也不是坏事,起码现在她对自己的事业又有了更多的激情,但真要因为这个理想不用金手指那就实在是太矫情了。就连理想中的那个场面,珍妮幻想的对白里也没有完全排除金手指的作用,仅仅是不用共情来揣摩角色而已,她还是需要用到金手指的时间减速功能,以及剧本排练功能的。只不过,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她拿到的这两个剧本完成度都不高,属于未定稿状态,所以在演艺空间里只能模拟出一些很模糊的人形来对戏,回放效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即使是模拟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这样的话,只能从剧本和两个男主演,以及导演的风格来决定了。珍妮合上两份剧本,把它们摆在自己跟前,又加上了两张男主演的照片,她盯着本.斯蒂勒和亚当.桑德勒这两张有些相似的面孔,陷入了沉思。
不论本还是亚当,都是憨厚亲民型的影星,也都是片商喜欢的小成本高回报型明星,本一直在专注做的是斯特勒特色喜剧,这几年凭借《拜见岳父大人》赚得盆满钵满,过几年还有《博物馆奇妙夜》这个王牌系列,在喜剧片领域,他是2000年以后没人绕得过去的大人物。而亚当虽然也是才子,但胜在资历老,要说拼票房,这几年是拼不过本的,这一点不可否认,本的项目的确更利好。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切萨雷也不会把两个剧本都交给珍妮了,《遇见波莉》和《初恋50次》比,《初恋50次》的剧本似乎是更打动她一些,她对于这个剧本还是比较看好的,今晚和亚当的会面也让珍妮相信亚当能驾驭好这个角色,而且亚当和本比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亚当咖位小,对于剧本没有太多的修改权,也不会对拍摄指手画脚,这部戏在重心上肯定是相对平均的。而本就不一样了,作为自己能扛一亿、两亿票房的喜剧片大明星,本有足够的影响力对片方施压,优先保证自己在电影里的出彩,珍妮在空间里重看了一些他的影片,也证实了自己的隐约印象:凡是本参演、制作的片子,戏份肯定是以他为中心的,你在看《博物馆奇妙夜》的时候不会注意到谁是女主角,《热带惊雷》里有很大一部分珍妮觉得很无聊的戏份也都是在围绕他进行,她觉得有趣的那些角色反而没什么发挥空间。
当然,也许这只是她自己的看法,不过本‘戏霸’的现象是有点严重的。从出彩度来说她似乎又该选择《初恋50次》,可这又有另一个问题了,《初恋50次》剧本是好,可怎么看女主角都是个花瓶角色,一个每天都会失忆的人,从影片开始到结束,心理状态变化不可能太大,珍妮预估大部分影片时间里她都只是很漂亮地呆在那里,然后对于亚当的追求做出一些不同的反应,这个角色先天就没有心路可言,当然,也许她能骗一堆眼泪和影迷‘她真漂亮’的惊呼,但乔什在《加勒比海盗1》里也很漂亮啊,看看影评家是怎么忽略他的,珍妮并不愿意为一部不太可能有续集的爱情电影当花瓶。
从这个角度看,《遇见波莉》的波莉在这方面又有些优势,波莉是个非常搞怪的女孩,比较能出好戏,她也有一些发挥的空间。
如果本和亚当换一下,珍妮也许会接《遇见波莉》,但这两个演员对剧本的兴趣都是投资商的唯一投资点,换句话说,剧本和男演员是绑定的,想换人演都不行。
如果采取打分制的话,这两个剧本的得分应该不相上下,甚至连竞争难度都差不多——虽然亚当和本都力邀珍妮加盟,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意向,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珍妮现在就在同时看几个剧本,这几个剧本也不可能‘保持专一’,很可能同时也都在一些女星手里等着被看,在这个阶段,大家都是多对多,珍妮看中了这个剧本以后就会进入到试镜库,她还是需要经过试镜才能得到这个角色,和从前的区别大概只是她会被安排单独试镜,而不是和地位相当的女星聚在一起,如新人一般的等待叫号。
就切萨雷透露的信息,《遇见波莉》和《初恋50次》现在邀请了几个B-list以及C-list前列的女星在看剧本,又一个珍妮弗——珍妮弗.安妮斯顿对《遇见波莉》有一定兴趣,德鲁.巴里摩尔则喜欢《初恋50次》,不过德鲁是个精明的女制作人,她加盟的附加条件是带资入局,多要分红,片酬也不低,所以片商对此还是比较犹豫,亚当也和她透露,“哥伦比亚本来都准备答应下来,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