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听琴(2 / 2)
烧火燎的,即便上头磨出茧来,但杜如蘅还是能感觉到指尖热得发烫。多久了,她大约都快忘了自己是会弹琴的。小白就坐在边上,一声不吭,静静地等着,这让杜如蘅忽然平静下来。
素手铅华,只一曲简单的《梅花弄》,就像当初梅笙说过的那样,胜过他的琴音百倍。小白没说话,眸光落在这个薄雾笼罩下的院子,耳边只听得见琴音,直到冬至开口。冬至自从找到小白,就不肯离开小白,何况卢氏安排冬至认了苏老夫人做干娘,住在苏府也就更加理所应当了。即便这样,冬至依然会不安,只当心师傅哪天醒来又不见了。
所以当小白来到梅园的时候,冬至没见到师傅便慌着要找他,然后顺着琴音,来了梅园。冬至是小白带大的,很多地方简直一模一样,比方说脾气,比方说听琴的本事。冬至喜欢梅笙的琴,那是因为这是她听过最接近师傅琴音的一个,听着梅笙弹琴,她可以假装师傅还陪着自己,但若是知道青州城里还有一个杜如蘅的话,冬至只怕早就缠着杜如蘅要住进苏家来了。
并非杜如蘅的琴技胜过她师傅,而是杜如蘅的琴只是琴,琴音纯粹,不含半点尘垢与牵绊。世人都说琴音动人,但琴音本无情,有情的是弹琴之人。小白这人,从来只为弹琴而弹琴,琴音中根本没有什么喜乐悲欢,也从未依从过什么琴谱调子,不过率性而为罢了,但却格外显出弹琴者的琴技高超。小白听惯了师傅的琴,再品杜如蘅的,却发现两人的琴音如此想象,只是纯粹,如何不动听?
杜如蘅不知道冬至是什么时候来的,但听见冬至板着面孔说她弹的好听时,到底微微低下头,羞涩一笑。冬至陪在小白身旁,倒也没看清她那一低头的清雅风情,但同样寻亲而来的苏子辕却正好看得一清二楚。
清冷的夜,将杜如蘅的琴音送得足够远。苏子辕因为连日来的心事浅眠得很,稍是一点动静就会醒来。小白的举动倒是轻,没吵着苏子辕,但等杜如蘅的琴音传过竹林,若隐若现地浮起在空中时,苏子辕睡不住,便顺着冬至的路走到梅园。
冬至是寻小白而走出青芜轩,然后在半道上听见杜如蘅的琴音于是走到梅园,而苏子辕比冬至要慢,尾随冬至到了梅园。那琴音,离得远时空飘寂灵,走得近了便又格外清脆动人。
苏子辕震惊地看着端坐在石桌上弹琴的杜如蘅,眸光印着月色晃悠出一片流光溢彩。是啊,只有像杜如蘅这样安然自得的女子才能弹出这般彻底空灵的琴。这些年,他随谭先生读书做学问,闲暇时候也弹琴写诗作曲,虽比不上梅笙的琴技,但也自诩是不错的。可这会儿听了杜如蘅的琴音,苏子辕想,她比谁的都要好看。
免不得又想起桃花林畔梅笙说过的话,他比不过青州城里一位闺秀,那人能将《梅花弄》弹得袅袅绕梁,说的是不是就是杜如蘅?
苏子辕眸光越发沉醉,一曲终了,却终是体会到意犹未尽之感,只恨不得能让她再弹奏一曲才好。原先试图压抑下来的那些道不明的情愫,在这样动人的月色与琴音中尽数蠢动起来。怎么办,他现在是真的后悔,当初娶她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大哥了。
杜如蘅不知道院子门口站着人,虽然对冬至也不甚熟悉,但杜如蘅见她同小白站在一起似乎熟稔的模样,杜如蘅也安下心来。冬至真心实意地评了一句好听,杜如蘅也只是微微羞涩一些,毕竟她的灵气逼人叫人相信,她说这话并非恭维。至于小白,冬至的话就代表了他的认可,既然已经说出口了,他就更加没有说的必要了,只是同样认可地点点头。
杜如蘅同小白只见过两面,第一面惊喜交加,第二面虽自如许多,但多少还是生疏的。见小白点头,杜如蘅也只当他素来如此,不善言辞罢了,但冬至却是呆愣许久。师傅什么时候会搭理人?免不得的,冬至又多打量了杜如蘅两眼。
扣儿与碧玉也都醒了,只是谁也没有走出去打搅。碧玉扶着扣儿坐在床榻边,“没想到少奶奶的琴弹得这么好。”碧玉是第一次听杜如蘅弹琴,她只知道老夫人疼爱少奶奶,少奶奶确实心思纯良,却没想到老夫人也有这样惊艳绝伦的才华。她只不过是个婢女,没有学过琴,但她会听,听得出少奶奶的琴是真的好听。扣儿笑得格外开心,忍着胸口的疼痛,“小姐从夫人去世后就再也没碰过琴。小姐心底苦,只有弹琴的时候才能什么都不想。”不管外头的人是谁,扣儿都要真心谢谢他们,因为小姐这一刻起码心底是宁静的。